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KindlyMD 與中本聰合併轉型比特幣(BTC)儲備平台 目標持有百萬顆比特幣引發關注

KindlyMD 與中本聰合併轉型比特幣(BTC)儲備平台 目標持有百萬顆比特幣引發關注 / Tokenpost

比特幣(BTC)專注公司「中本聰」(Nakamoto)日前完成與醫療保健企業 KindlyMD 的合併,兩家公司將以一間在那斯達克上市、專注於「比特幣儲備資產」的新實體重新出發,並設定長期目標——最終持有高達「一百萬顆比特幣」,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完成的這項合併案中,新公司名稱仍維持為 KindlyMD,股票代號也沿用原先的「NAKA」。中本聰公司成為 KindlyMD 的全資子公司,而合併後的新企業則計畫自一家單純醫療保健公司,轉型為整合比特幣資產管理與普及應用的平台。

合併後公司的執行長由中本聰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大衛·貝利(David Bailey)擔任,KindlyMD 原執行長提姆·皮克特(Tim Pickett)則轉任首席醫療長,繼續掌管醫療保健業務。貝利過去曾擔任「川普總統的比特幣顧問」,在比特幣政策與推廣方面具備豐富經驗。

目前,比特幣總供應量被限定在 2,100 萬顆,市場中像中本聰這樣試圖大規模收購比特幣的行動日益頻繁。KindlyMD 表示,透過此次合併,將一方面讓更多機構及一般投資人更容易接觸比特幣,另一方面也將開發更多與比特幣相關的金融產品,以促進企業與政府部門的採用。

在合併消息曝光後,KindlyMD 股價大漲 13.4%,延續自 5 月 12 日首次傳出合併消息以來累積的「雙位數漲幅行情」。針對此事,貝利發表評論指出:「我們希望未來全球資本市場都能以比特幣為標準運作,今天的合併僅是那趟旅程的起點。」

評論:KindlyMD 與中本聰的聯手突顯了比特幣不再僅是數位資產,而是在逐步走向成為企業財務與戰略部署中的核心儲備工具。而以 NA​​KA 為旗艦的新公司,若真能實現百萬顆比特幣的目標,勢將成為推動比特幣標準制度化的重要角色。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