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來到 2025 年,仍有大量用戶遺忘加密貨幣錢包的密碼與助記詞,導致無法取回資產。儘管技術持續進步,但「資訊保存」這一基本防線的鬆懈,仍讓價值數億美元的資產永久消失。
根據 Ledger 分析團隊的數據,截至 2025 年初,全球約有 230 萬到 370 萬枚比特幣(BTC)處於無法恢復的狀態,依照目前行情估算,價值介於 1,400 億至 2,240 億美元(約合 194 兆 6,000 億至 311 兆 3,600 億韓元)。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資料,2024 年全年因加密貨幣投資詐騙造成的損失高達 93 億美元(約合 12 兆 9,270 億韓元),其中以高齡族群受害最為嚴重。不僅如此,許多投資人試圖透過「協助恢復資產」的假業者尋求解決,又反遭二次詐騙。
就錢包恢復機制而言,關鍵在於使用者必須了解自身使用的是「託管型」還是「非託管型」錢包。
所謂託管型錢包,是指如幣安、Kraken、Coinbase 等交易所所提供的錢包服務。這類平台會保管使用者的私鑰,即便忘記密碼,也可透過電子郵件驗證或身分認證(KYC)流程找回錢包,過程相對簡單。
非託管型錢包則如 MetaMask、Trust Wallet 和 Ledger 等,使用者需自行保管私鑰中的「助記詞」與密碼。一旦遺失其中之一,即難以恢復;若兩者皆遺失,資產極可能永久無法取回。因此,正確備份並離線儲存這些資訊至關重要,建議使用者妥善製作實體備份,遠離線上環境存放。
不法業者看準民眾求助無門的心理,以「恢復錢包服務」為名行詐騙之實。他們往往先索取預付費用,或在未提供資格證明的情況下要求提供個資。評論:真正可信的數位資產恢復服務,不會先收費,並會清楚揭示經歷、成功案例與合法資格,使用者應謹慎求證。
儘管遭遇失窘仍難免焦慮,保有冷靜才能對應危機。手中若持有比特幣、以太幣(ETH)等高價值資產,更應透過官方與可信管道尋求協助。雖然並沒有通用的資產恢復解法,但只要依據正確資訊,冷靜評估並採取結構化行動,往往仍有望追回資產。
關鍵詞:比特幣(BTC)、以太幣(ETH)、助記詞、非託管型錢包、錢包遺失恢復、詐騙防範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