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脫維亞里加(Riga)舉行的「波羅的海蜜獾論壇」(Baltic Honeybadger Conference)上,知名比特幣(BTC)投資人 Willy Woo(威利·巫)表示,比特幣是「未來一千年內最完美的資產」,但若要取代美元與黃金的角色,仍需要更大規模的「資本」流入。
根據 The Block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威利·巫指出,「更替世界貨幣並非一蹴可幾」,比特幣若要對抗美元地位、發揮價值儲存與交易媒介的作用,「必須獲得龐大的資產支持」。他補充,目前比特幣的「市值」約為 2.42 兆美元(約合新台幣 3,367 兆元),遠低於黃金 23 兆美元(約新台幣 31,970 兆元)總市值,不到後者的 11%。
此外,美國目前的「美元」供給總量約為 21.9 兆美元(約合新台幣 30,454 兆元),這意味著若比特幣希望替代美元成為全球金融核心,仍面臨巨大的實質差距。評論:這也顯示出比特幣雖具備潛力,但目前仍多被視為投資標的,距離真正的全球交換媒介尚有一段路要走。
儘管如此,威利·巫強調,比特幣作為資產的「結構性優勢」無庸置疑,「未來數十年內其價值將逐步獲得市場認可」。這番言論引發業界關注,被視為試圖點出比特幣從「投機工具」邁向「長期價值儲藏手段」乃至「替代貨幣」所需的市場條件。
評論:文章說明了若比特幣欲取代黃金與美元成為全球貨幣,除了具備優秀的資產特性之外,仍需龐大的資金進入,這也反映出其成為主流貨幣前仍有漫長發展空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