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政界將「加密貨幣產業」列為「回流(Reshoring)」重點對象,原先分散在全球的主要業者,開始將目光重新投向美國市場。根據《Chosun Biz》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公開表示,將推動「加密貨幣產業重回美國」,這一立場與川普總統的「美國優先」經濟政策相吻合,也進一步激發市場對數位資產發展的期待。
阿特金斯在上週於「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的演講中指出,美國應該重新整建為「數位資產的全球核心地」,鼓勵曾離開的加密貨幣公司重返美國。他強調,這不僅是國策等級的產業育成計畫,更代表川普政府希望透過更清晰透明的監管架構,推動數位資產在美國穩健發展。
呼應SEC的態度,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亦公開呼籲,「現在正是美國的加密貨幣黃金時代」,並強調企業應選擇在美國創業、部署協議、並於當地聘用人才。受此政策趨勢激勵,Kraken與MoonPay等知名企業近期擴大在美國的營運規模,部分原本設於國外的項目,也啟動遷回美國的計畫。
SEC隨後也正式啟動「Crypto 計畫」,該專案旨在配合數位金融時代進行監管調整與制度改革,並整合總統直屬的數位資產市場工作小組(PWG)所提出的建議。計畫重點之一,是透過單一執照的方式整合多類金融產品監管,並進一步釐清加密貨幣作為「商品(Commodity)」或是「證券(Security)」的市場定位。
阿特金斯特別指出,對於早期項目與去中心化軟體開發,應考慮採取「監管寬限期或免責條款」。他表示,不應讓初始代幣發行(ICO)或新興協議尚未成形就面臨法律打壓,而錯失創新契機。他補充說:「比起打壓創新,我們更應給予時間與空間觀察其發展。」
此外,根據顧問公司德勤(Deloitte)最新發布的「2025 年第 2 季全球 CFO 研究報告」,於 1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90 億元)以上營收的企業中,有高達 99% 的財務長(CFO)表態將在長期布局中納入加密貨幣。更有 23% 表示,未來兩年內將於財務團隊中導入加密貨幣作為「投資或支付工具」;而在年營業額超過 100 億美元的企業中,這項比例接近 40%。
不過,即使企業需求持續攀升,但「價格波動性(43%)」、「會計複雜度(42%)」以及「監管不確定性(40%)」仍為主要進入障礙。德勤也評論指出:「儘管美國政策環境有所改善,但要真正建立起法規穩定基礎,仍需時間與制度完善。」
評論:美國近期針對加密貨幣政策的開放態度,以及川普政府試圖吸引產業回流的用意顯而易見。隨著SEC架構重整與監管方式轉向包容,未來美國是否可再度成為全球數位資產的中心,值得業界密切關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