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國《韓國經濟新聞》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指出,新加坡正積極規劃整頓未受監管的穩定幣,以維護其金融系統的穩定性與可信度。業界觀察認為,未來設計不完善的穩定幣在市場中恐將遭到淘汰,數位支付資產的發展方向也將更加清晰。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副總裁謝德俊(Chia Der Jiun)在近期舉行的新加坡金融科技節(FinTech Festival)開幕演講上指出,目前「未受監管」的穩定幣在維持「價格掛鉤」(Peg)方面表現不一,潛藏系統性風險。他強調:「穩定幣具有成為開放式平台應用的潛力,然而除了靈活性之外,『穩定性』更需要被優先考慮。」
謝德俊更進一步將部分穩定幣價格脫鉤的現象,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發生的大規模貨幣市場基金贖回事件相比,批評未受監管的穩定幣並不適合作為大型機構間交易的安全結算資產。這番言論被解讀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將更加明確區分「全面受監管的代幣」與其他形式穩定幣,並逐步淘汰市場中無法符合法規的新型產品。
新加坡當局近年來針對數位資產,特別是穩定幣,陸續建立多層次的監理機制。今年初,MAS 即針對商業用途穩定幣發行者提出法規草案,包括資本充足、準備金儲備與資訊透明度等要求。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在為如泰達幣(USDT)和 USD Coin(USDC)等主流穩定幣納入現有監管體系鋪路。
評論:此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表態,可被視為針對市面上問題穩定幣氾濫的回應信號。新加坡顯然將重心放在「穩定性」而非發展速度上,那些缺乏實際使用基礎、不符規範的穩定幣項目,未來恐面臨退出或重組的壓力。在全球各國陸續推進數位資產立法的背景下,MAS 的策略有望為亞洲市場提供參考範式,鞏固新加坡作為數位金融中心的地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