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若美國聯準會(Fed)在未預告的情況下將基準利率降至 4% 以下,市場專家認為比特幣(BTC)價格有望一舉突破 14 萬美元大關,約合新台幣 1,946 萬元。這項預測的關鍵在於,較低的利率會削弱固定收益資產的吸引力,促使投資人將資金轉向像是「比特幣」這類高風險高報酬的「資產類別」。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維持現行利率政策,不會做出重大調整。然而,若聯準會突然啟動「非預期降息」,可能導致債券市場殖利率下降,促使資金轉而流入股票與「加密貨幣」等風險資產。這樣的資產配置變動預期將刺激「比特幣需求上升」,進一步推動價格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本週召開的 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將與多項關鍵宏觀經濟數據同步進行。根據芝商所(CME)旗下的 FedWatch 工具顯示,目前市場認為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高達 97%。不過,近期表現出現一系列令人振奮的經濟信號,包括「通膨壓力降低」、「衰退疑慮緩解」與「經濟持續穩健增長」,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貨幣政策寬鬆」的期待。
過往經驗顯示,「寬鬆貨幣政策」向來對「比特幣」具有支撐效果。當市場資金充裕,同時宏觀經濟環境維持穩定,投資人風險偏好提升,使資金更容易流向「具有高潛在報酬」的加密資產。因此,聯準會未來的利率決策將成為影響比特幣中長期價格發展的關鍵因素。
評論:儘管目前降息仍屬市場少數派預期,但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上升,一旦聯準會態度轉向寬鬆,可能為「加密貨幣市場」帶來新一波升勢,比特幣有望成為「貨幣轉向風險資產」循環中的主要受益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