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區塊鏈數據分析公司 Glassnode 的最新報告,比特幣(BTC)可能因短期持有者的拋售壓力,而回落至11萬美元(約新台幣1,529萬元)水準。報告特別關注「短期持有者」的買入成本,並警告比特幣目前價格支撐區下方,可能存在「價格空檔」,這點引發市場憂慮。
Glassnode 指出,當比特幣價格在上月快速突破11萬至11.5萬美元區間時,該區間的成交量相對稀少,因此如果價格再次下探,將缺乏足夠的買盤支撐。這代表市場可能傾向回測這段「價格缺口」,以尋求價格合理修復。
所謂「短期持有者(STH)」指的是在買入後155日內就完成交易的投資人。目前統計顯示,多數短期持有者的買入集中於11.7萬至12.2萬美元區間(約新台幣1,621萬至1,695萬元)。若比特幣價格下滑至該成本區以下,恐打擊投資人信心,進一步引發拋售壓力。
Glassnode 報告提及:「從比特幣的成本基礎來看,目前價格下方存在未被明確觸及的交易區間。在11萬至11.5萬美元區間內,缺乏有效買盤支撐,使得市場風險上升。」報告形容此現象宛如重力作用,可能將價格拉向底部區間。
對比之下,一旦比特幣向上突破當前壓力帶,也可能面臨短期持有者逢高獲利的賣壓,尤其在14萬美元(約新台幣1,946萬元)附近。歷史數據顯示,該群體在價格快速攀升時,經常率先獲利了結,造成短線調整。
總體來看,目前比特幣處於短期持有者密集成本區上方,但下方則存在成交缺口,形成潛在回落風險。從短期走勢判斷,這群持幣者的行動,將成為決定比特幣未來價格方向的關鍵「變數」。
評論:若比特幣無法迅速建立在11.5萬美元上下的支撐,有可能進一步測試該區下方區間,建議投資人密切觀察短期持有者的歷史持倉反應與市場情緒變化。關鍵詞如「短期持有者」、「價格支撐」、「比特幣(BTC)」、「價格空檔」將是未來幾週的重要觀察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