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貝萊德以太幣(ETH)現貨 ETF 十天吸金破百億美元 成 ETF 歷史第三快破紀錄產品

貝萊德以太幣(ETH)現貨 ETF 十天吸金破百億美元 成 ETF 歷史第三快破紀錄產品 / Tokenpost

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K)旗下的以太幣現貨 ETF——iShares Ethereum Trust(代號 ETHA),自推出僅 10 天內,其管理資產規模(AUM)已翻倍、突破 100 億美元(約新臺幣 13,900 億元)。此項紀錄亦成為 ETF 歷史上第三快達成此門檻的產品,顯示出機構投資人對以太幣(ETH)的需求大幅攀升。

彭博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艾瑞克·巴翠納斯)指出,ETHA 僅用一年時間便達到 100 億美元的 AUM,僅次於貝萊德的比特幣 ETF(IBIT)與富達(FBTC)的比特幣 ETF,為 ETF 領域成長速度第三快的產品。Balchunas 更以「ETF 資金市場出現了『神級長紅』(God Candle)現象」來形容 ETHA 過去 10 日快速吸金 50 億美元(約新臺幣 6,950 億元)的現象。

具體而言,ETHA 在過去一週和近一個月內的淨流入資金規模,皆名列全美前五大 ETF。Balchunas 認為,此舉反映出市場對以太幣的高度「樂觀預期」,也象徵機構資金對以太坊的看多態度正在升溫。

ETF Store 總裁 Nate Geraci(奈特·蓋拉奇)也補充指出:「ETF 市場發展至今已超過 30 年,目前共有超過 4,400 檔產品。而在歷史上能夠突破 100 億美元 AUM 的 ETF 中,前 3 名竟皆為加密貨幣現貨 ETF,這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現象。」

評論:目前機構資金的動向與傳統金融的基礎建設正在朝向以太坊所搭建的生態發展,這也提高了市場對以太幣的信心。多方業界觀察指出,這波趨勢正在改變資產分配與金融系統的互聯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不僅是 ETHA 獲得廣大關注,整體傳統金融機構也正在將以太坊納入其數位資產發展藍圖。舉例來看,Fundstrat 分析師 Tom Lee(湯姆·李)日前在 CNBC 訪談中提到:「以太坊正逐漸成為華爾街青睞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他提及像摩根大通(JPMorgan)推出穩定幣、Robinhood 推動資產代幣化等計畫,皆是建構於以太坊網路之上。

整體而言,ETHA 的高速成長與效應,標誌著傳統金融與加密產業日漸融合的趨勢。其中,以太幣的角色不只作為投資標的,更是金融創新與去中心化生態系的基礎建設核心。隨著資金不再僅聚焦於比特幣(BTC),市場已開始目光轉而聚焦於以太幣,不僅為其網路帶來更多應用機會,也可能進一步推升其價格表現與生態系統潛力。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