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持幣結構轉型:美政府與微策略穩坐巨鯨 散戶參與創新高

比特幣(BTC)持幣結構轉型:美政府與微策略穩坐巨鯨 散戶參與創新高 / Tokenpost

根據 2025 年 7 月的市場統計,比特幣(BTC)持續展現其作為「強勢資產」的地位。隨著現貨型比特幣 ETF 每日資金流入穩定增長,交易所的持幣庫存卻正逐漸下降,顯示出投資人對比特幣的「信心」與「長期持有意願」正在提升。

本月一大焦點發生於兩個自 2011 年以來未曾動作的老錢包。這兩個地址突然移轉總計 2 萬枚比特幣,按當前市價換算約值 21 億美元(約新台幣 2 919 億元),而這些資產並未流入交易所,而是轉移至身份不明的新錢包,如此一來更引發市場「關注」與「疑問」。

隨著 ETF 投資需求日益熱絡,同時早期持有者的潛在變動也再次引出社群長期討論的問題:到了 2025 年,「誰才是比特幣最大持有者」?

根據最新曝光的《2025 年比特幣巨鯨排行》,排名前列的仍以「交易所」為主力,其中 Binance(幣安)與 Robinhood(羅賓漢)分別持有最大規模的比特幣冷錢包。此外,在企業層面,美國商業智慧公司微策略(MicroStrategy)以約 60 萬枚比特幣穩坐企業第一寶座,堪稱「公司持幣王者」。

在國家層級方面,目前「美國政府」握有 207,189 枚比特幣,總市值接近 21 億美元,使其在全球各國中名列榜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比特幣資金仍集中於少數機構、企業與政府之手,但根據區塊鏈分析顯示,「中型錢包(mid-tier wallet)」的數量不斷上升,代表「大眾分散持幣」趨勢正在加速擴張。

評論:此種現象說明,即便比特幣的「控盤權」仍由大型玩家主導,但更多中小投資者正逐步分食供應量,對於未來市場結構、價格穩定性與抗操縱能力將帶來潛在正面效應。

總體來看,2025 年比特幣市場一方面由少數大型持有主體壟斷主流資產比重,另一方面,散戶與中型投資者也在逐步擴展參與程度,形成獨特的「集中與分散並行」的新型市場格局。這對於比特幣的「大眾化」、「長期持有文化」與「市場穩健性」而言,或將是一項重要里程碑。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