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沉寂14年比特幣(BTC)錢包甦醒拋售2萬枚 市場憂大宗賣壓再現

沉寂14年比特幣(BTC)錢包甦醒拋售2萬枚 市場憂大宗賣壓再現 / Tokenpost

一個沉寂超過14年的比特幣(BTC)錢包近期突然甦醒,並大舉賣出比特幣,導致市場對潛在波動性升高感到憂慮。根據 Lookonchain 的分析資料,該錢包共拋售約2萬枚比特幣,市值近2.4億美元(約新台幣66億元),其餘約6萬枚比特幣則轉移至機構託管平台 Galaxy Digital,類似於 2024 年初「Mt. Gox 錢包活動」事件,引發外界警戒。

根據 Lookonchain 於 14 日(當地時間)的分析,這筆資產由八個錢包地址組成,在 2011 年 4 月與 5 月分別收到共計 8 萬枚 BTC。該錢包首次活動發生於 7 月 4 日,當日內有四個地址轉出合計 4 萬枚 BTC,數小時後另一批 2 萬枚 BTC 也採取同樣形式移動。隨後在 7 月 14 日,又有剩餘的 40,009 枚 BTC(約合 46.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67 億元)被轉入 Galaxy Digital。

Galaxy Digital 被視為該批資產的機構託管服務商,但根據區鏈資料顯示,部分比特幣最終流入了幣安(Binance)與 Bybit 等交易所,顯示此次操作並非單純的「錢包重組」,而是有明確「賣出」的意圖。

評論:CryptoQuant 分析師 OnChainSchool 指出,本次交易結構酷似 2024 年初 Mt. Gox 錢包重啟並拋售比特幣的情形。該事件曾導致比特幣價格一個月內暴跌 31%,後續花費超過半年時間才恢復。

專家指出,本次事件與 Mt. Gox 當時的拋售具有三個共通特徵:靠近歷史高點的拋盤、長期未啟用的錢包醒來,以及大宗資產出售。不過本次僅賣出部分資產,未來是否會進一步拋售仍有待觀察。

儘管如此,此次大宗轉移與過去仍有一些關鍵差異。最大不同點在於,Galaxy Digital 的託管介入意味著拋售可能透過 OTC(場外交易)方式分批進行,減少對公開市場的直接衝擊。知名交易者 Dan Crypto Trades 也於社群媒體表示:「多數大規模拋售通常會引起市場恐慌,但實際價格影響遠不如預期來得激烈。」

目前比特幣價格自週一創下歷史新高 12.3 萬美元(約新台幣 370 萬元)後已略微回檔,當前報價約 11.75 萬美元(約新台幣 353 萬元),較高點下滑約 4%,但仍保持過去一週 7.5%、過去一個月 11% 的上漲幅度。

雖然這筆交易仍可能持續對市場構成下行壓力,但專家認為當前市場的「流動性」與「機構買盤需求」皆大幅提高,讓賣壓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吸收,未來市場走勢傾向「逐步修正」而非劇烈下跌。投資人應保持理性,針對高波動情形作出冷靜應對。

關鍵詞:比特幣、BTC、比特幣錢包、大宗拋售、Galaxy Digital、Mt. Gox、Lookonchain、加密貨幣市場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