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用戶誤將 1,000 萬枚 PUMP 代幣送入無效地址 約新台幣 1 億元加密資產被銷毀

用戶誤將 1,000 萬枚 PUMP 代幣送入無效地址 約新台幣 1 億元加密資產被銷毀 / Tokenpost

根據 Lookonchain 的鏈上數據分析顯示,一名用戶在執行例行操作時誤將 1,000 萬枚 PUMP 代幣轉至無效地址,導致約新台幣 1 億元的加密資產被永久銷毀。事件發生於 PUMP.FUN 完成首次代幣發行(ICO)後不久,引發市場關注。

這名用戶在操作其加密貨幣錢包時,可能因輸入錯誤或使用自動過濾工具,將 PUMP 代幣轉入特定清理地址,導致資產不可挽回地被銷毀。Lookonchain 指出,被誤轉地址非官方設定的銷毀錢包,推測為第三方自動處理系統將其當作空投垃圾郵件篩選,最終造成代幣遺失。

評論:這起事件突顯了「自由即責任」的區塊鏈核心特性。雖然去中心化的交易方式提供極高的掌控權,但即便小小輸入錯誤也可能造成嚴重損失。正因如此,「付款前請再次確認地址」成為行內公認的安全守則。

此次被誤送的 PUMP 代幣來自 Solana(SOL) 生態下的 PUMP.FUN 平台,其以趣味性為訴求,主打發行和交易 Meme 幣。官方曾公告其總供應量為 1 兆枚,其中 33% 用於 ICO,20% 分配給開發團隊,24% 專注於社群與活動推廣,13% 撥給早期投資人,其餘用於平台生態與流動性支援。

不過 ICO 完成後,市場對 PUMP.FUN 所公布的代幣分配細節與實際上鏈數據出現落差感到質疑,引發爭議。根據官方資料,當時約 5 億美元(約新台幣 695 億元)規模的代幣在開放後僅 12 分鐘即售罄,價格為每枚 0.004 美元(約新台幣 5.6 元)。然而,上市後卻遭到 Gate.io 無預警下架,引發更多疑慮。

評論:這場風波提醒我們,儘管區塊鏈生態鼓勵開放與創新,但面對代幣經濟操作與資料透明度,項目方的責任感與可信度仍需受到市場檢視。同時,使用者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不容忽視。

此次 PUMP 代幣誤銷事故充分展現加密貨幣交易的高度自由與潛在風險。即便交易越來越自動化與便利化,但使用者一個微小的失誤,仍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財務損失。唯有提高操作細節的敏感度與警覺,才能在加密世界中更安全地前行。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