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即將公布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之際,加密貨幣市場正高度關注這些數據可能對聯準會(Fed)接下來的貨幣政策釋出的「訊號」。另一方面,隨著比特幣(BTC)再創歷史新高,市場焦點也轉向本週經濟數據是否將對目前的上漲趨勢產生進一步影響。
根據 MarketWatch 的報導,截至 24 日(當地時間),加密貨幣整體維持上週的強勢格局,並在亞洲交易時段開盤後明顯回升。比特幣(BTC)於週一清晨上漲1.7%,一度突破 11 萬 9,750 美元(約新台幣 1,662 萬元),刷新歷史高點;以太幣(ETH)重返 3,000 美元關卡,而斯特拉(Stellar)與哈希圖(Hedera)等主流山寨幣則大漲逾 20%,帶動整體市場反彈。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已突破 3 兆 8,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5,282 兆元),創今年 1 月中旬以來新高。
本週美國的重要經濟事件相當密集,投資人最關注的重點為即將於週二公布的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此指標被視為聯準會調整利率政策的依據之一,將為市場提供通脹壓力動向的參考。根據市場預期,6月CPI將上漲約 0.23% 至 0.25%,能源與部份消費品價格提升被認為是主因。
緊接著在週三將公布「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該數據主要反映原材料至產品價格的變化趨勢,往往會先於CPI變動。此外,週四將出爐的6月「零售銷售」報告和週五預定發布的「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與「通膨預期調查」亦是市場觀察美國經濟狀況與消費信心的關鍵。這些綜合數據的走勢,將有助判斷加密貨幣資產是否仍具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另一方面,即使川普總統日前宣布對歐盟與墨西哥產品加徵 30% 關稅,加密貨幣市場卻顯得相對平靜。雖然美股期貨指數出現微幅下跌、反映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比特幣與多數主流代幣不跌反漲,顯示出加密資產對外部經濟事件的「抗擾性」逐漸增強。
本週還有包括摩根大通、富國銀行、摩根士丹利與高盛等美國主要金融機構將公布第二季財報,加上多達12位聯準會官員將發表談話,投資人將密切關注能否從中捕捉未來利率走向的「暗示」。
澳洲麥格理集團(Macquarie)外匯與利率策略師 Thierry Wizman(蒂埃里·威茲曼)接受 MarketWatch 訪問時指出:「過去幾個月來,投資人對通膨前景的反應逐漸趨於冷靜,雖然目前市場並未整體轉向通縮,但與過往相比,反應明顯不那麼敏感。」
評論:若即將公布的經濟指標和聯準會官員言論符合市場預期,加密貨幣市場有機會由短期反彈轉為中長期結構性上漲。然而,一旦通膨數據意外偏高,或聯準會釋出鷹派立場,市場修正風險將顯著升高,投資人在現階段應更加謹慎應對。
關鍵詞:加密貨幣、比特幣、消費者物價指數、聯準會、通膨、川普、加密市場、市場預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