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The Block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加密貨幣倡導者、JAN3 執行長山姆森·牟(Samson Mow)再度強調比特幣(BTC)在短期內大幅飆升至每枚 100 萬美元的可能性。他表示,促成這一「超級牛市」的主因,將是被稱為「超比特幣化」(Hyperbitcoinization)的現象,即各國政府基於信心危機放棄法定貨幣、大舉採用比特幣所引發的結構性轉變。
山姆森·牟指出,比特幣的快速上漲可能並非緩慢且穩定的過程,而是發生在「數週到數月」內的急遽變動。他直言:「人們想像中法幣會漸漸失靈,但實際上貨幣體系的崩潰是突如其來的,一旦信心瓦解,比特幣可能將成為資金唯一的避風港。」
他也特別指出,多國政府已開始「默默」涉足比特幣挖礦。例如,不丹政府自 2019 年起便運作比特幣挖礦業務,目前據估測,其挖礦所得價值已逼近 1 兆美元規模(約新台幣 1.39 兆元)。牟認為,此舉顯示由國家層面推動比特幣採用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此外,山姆森·牟預期,那些擁有豐沛能源資源的國家,將更有誘因將剩餘電力投入比特幣挖礦,進一步將加密資產轉化為主權儲備。他也預測,一種「全球比特幣債券」模式即將浮現,即政府發行債券籌資來購入比特幣。他提到,麥可·塞勒(Michael Saylor)與其公司微策略(MSTR)即是證明這一模式可行的代表性案例。
牟的觀點不僅獲得加密社群的關注,也凸顯比特幣轉變為「主權層級戰略資產」的潛力。他強調:「現在的問題已不再是是否加入,而是各國會在什麼時候啟動這場選擇性變革。」
評論:山姆森·牟向來以極度看多比特幣著稱,此次提出的「國家級採用+貨幣體系崩潰」模型雖仍屬小概率事件,但近期包括阿根廷與薩爾瓦多等國的政策轉變,也顯示政治經濟巨變下,加密貨幣正逐步走向主流。對於投資人而言,這份展望或許過於激進,但確實值得納入長期布局與風險考量之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