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近日(當地時間),業界與法律專家普遍指出,「已代幣化股票」與「未上市股票的代幣化權益」仍處於法律解釋的灰色地帶,投資人未必能獲得與傳統資產持有者相同的法律權利。儘管實體資產(RWA)在區塊鏈上的代幣化正加速擴展,但相關法律框架仍不明確,進一步引發市場關注。
金融科技公司 B2Broker 的首席商務長 John Murillo 在接受 Cointelegraph 的電子郵件訪問時指出,投資人在參與此類代幣化資產前,必須充分理解其結構。他強調,僅僅依賴資本增值是不足夠的,還需清楚評估該代幣是否包含股利分配、收益共享等具體結構。
Murillo 補充說明:「投資人應明白自己並未直接擁有實際股票,而是持有第三方中介機構所發行的代幣。這種模式或許能為投資人帶來部分來自基礎資產(如股票)上漲或出售後的報酬,但這些都僅屬於『間接權益』。」他進一步指出:「此類投資人既無法對公司資產提出直接請求權,也缺乏表決權與取得財務數據的權利。」
評論:這種法律與治理的不透明性,可能使得代幣化資產在未與傳統金融達成法律銜接前,難以全面推動應用。
雖然資產代幣化技術具備提升資本效率、改善投資可進性等優點,但若缺乏相應的保護機制,反而可能成為新的市場風險來源。目前各國監管機構正積極評估如何針對 RWA 相關代幣設立明確規範,但離完善法制化仍需一段時間。
關鍵詞:代幣化、實體資產(RWA)、投資人權益、法律不確定性、資本效率
評論:在監管尚未成熟的當下,投資人更應審慎看待代幣化資產所涉及的潛在風險,並對其法律效力有充分認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