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於 7 日(當地時間),美國推出以「迷因幣」為主的主動型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正逐漸從構想邁向現實。該媒體資深ETF分析師 Eric Balchunas(艾瑞克·巴楚納斯)指出,「專門投資迷因幣的主動型ETF出現的機率相當高」,預示著這一領域的潛力與未來發展趨勢。
他進一步透過社群平台 X(前身為推特)表示,首先會有主動型加密貨幣ETF陸續問世,預計至 2026 年前後,甚至可能出現專門聚焦特定迷因幣的主動型ETF產品。此一預測反映出迷因幣市場的迅速成長,尤其在散戶族群間交易熱潮不斷,推升整體市值突破 6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8.3 兆元)的背景下,具備一定的市場依據。
針對迷因幣ETF概念的討論,起源於俄羅斯迷因幣項目「布萊德幣(Vladcoin)」團隊提出的建議。他們認為,相關ETF應採取主動式管理模式,也就是聚焦表現良好的加密貨幣,並淘汰表現不佳的資產。這種策略與傳統僅追蹤特定標的的「被動型ETF」截然不同,屬於市場情勢調整彈性更高的「主動型」概念。
目前迷因幣ETF雖尚未正式啟動,但市場操作人與ETF管理機構已難以忽視其涵蓋的資產流動性與投資人需求日益擴大。在這樣的趨勢之下,未來若推出此類產品,預期將成為突破傳統ETF界線的創新形式。
關鍵詞:迷因幣、主動型ETF、加密貨幣、布萊德幣、Eric Balchunas
評論:主動型ETF若能成功整合迷因幣的投機熱潮與資金流動,將可能開創新一波ETF投資熱潮,但投資者亦須留意其波動性與資產管理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