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管理公司 Grayscale 近日發布報告,將鏈鏈環境資料協定(Chainlink,代幣符號:LINK)定位為「推動區塊鏈普及的關鍵基礎設施」。該公司指出,鏈鏈環境資料協定在串接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生態系方面扮演關鍵角色,特別是在「資產代幣化」與「跨鏈結算」等未來金融應用領域,已具備不可或缺的地位。
根據 Grayscale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最新報告,鏈鏈環境資料協定的角色早已從單純的預言機(Oracle)演進為「模組化中介軟體(Middleware)」。該技術架構能安全連接鏈上應用程式與鏈下數據來源,並促進不同區塊鏈之間的互通性,同時符合企業級合規規範。
Grayscale 表示,這項定位使鏈鏈環境資料協定成為「非第一層區塊鏈項目中市值最大的加密資產」之一。若排除穩定幣的話,LINK 作為多重區塊鏈生態的資訊橋梁,不僅具有高度戰略意義,也帶來間接投資的選擇。評論:這種「橫跨多鏈」的特性,為分散風險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手段。
Grayscale 也特別強調鏈鏈環境資料協定在「資產代幣化」市場的潛力。目前傳統金融資產如證券與不動產,大多仍記錄於區塊鏈以外的中央帳簿。若要將這些實體資產有效移轉到鏈上,不但需要數位化為代幣形式,更必須搭配可靠的鏈下資料連結與驗證能力,鏈鏈環境資料協定正好提供了這樣的技術支撐。
此外,鏈鏈環境資料協定與全球主要資料供應商如標普全球(S&P Global)、富時羅素(FTSE Russell)等公司積極建立合作關係,增強其作為資料傳導與驗證橋梁的市場角色。Grayscale 認為 LINK 預期將成為「協調代幣化流程的中樞」。
根據實體資產代幣化資料平台 RWA.xyz 的統計,2023 年初代幣化市場市值僅約 50 億美元,但截至目前已激增至 356 億美元(約新台幣 1.17 兆元),可見其高速成長趨勢。評論:LINK 身處這場變革中心,具備良好的潛在漲幅空間。
在這波趨勢推動下,Grayscale 認為鏈鏈環境資料協定的區塊鏈中介技術未來將可能成為實體資產數位化市場的標準。其使用者層面已擴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傳統金融機構與開發者社群等多元領域。尤其正在開發中的跨鏈互通協議 CCIP(Cross-Chain Interoperability Protocol)也被視為解決區塊鏈間互動問題的關鍵解方。
總結來看,鏈鏈環境資料協定正逐步轉型為區塊鏈基礎設施重鎮,不再僅是提供預言機服務的項目,而是連接鏈上與鏈下、傳統與創新的中介節點。隨著實體資產代幣化規模持續擴大,LINK 在未來市場中的戰略地位也愈發明確。
關鍵詞:鏈鏈環境資料協定、LINK、資產代幣化、CCIP、預言機、Grayscale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