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TokenPost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加密貨幣市場近日迎來劇烈震盪,比特幣(BTC)在短短一天內從 92,000 美元暴跌至 82,000 美元(約新台幣 1,106 萬元),導致全市場爆發「連環清算」效應。根據統計,一日內總計約 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01 億元)的合約倉位遭強制清算,涉及超過 40 萬名交易者。其中最大規模的清算事件,發生於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 Hyperliquid,單一筆做多(Long)倉位損失高達 3,678 萬美元(約新台幣 49.7 億元)。
在這波「市場震盪」中,備受爭議的網紅人物 Andrew Tate(安德魯・泰特)再次成為市場焦點。他在暴跌當天嘗試開立 BTC 多頭倉位,卻於開倉一小時內即遭清算。資料顯示,泰特至今在 Hyperliquid 上的清算次數已達 84 次。評論:這類高曝光用戶的頻繁失利,再次突顯「高槓桿交易」的極端風險。
另一位以「反CZ鯨魚」著稱的加密投資者也未能倖免。該投資者因持續與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持相反交易方向而聞名。他曾因做空 ASTER 而獲利高達 1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5 億元),但在此次暴跌中收益大幅縮水至 3,040 萬美元(約新台幣 41 億元),損失逾七成。
此次急跌影響所及,亦重創多種主流加密幣。以太幣(ETH)、瑞波幣(XRP)、Solana(SOL)、狗狗幣(DOGE)、艾達幣(ADA)以及鏈鏈幣(LINK)等均出現大幅下跌。Hyperliquid 平台的原生代幣亦同日暴跌逾 15%。整體市場市值瞬間從 3.2 兆美元下滑至 2.93 兆美元,單日蒸發資金超過 3,000 億美元。
另據報導,知名合約交易者「Machi Big Brother」仍持續加碼多頭部位,儘管其帳上未實現損失已逾 2,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7 億元)。評論:散戶與網紅投資者間的「逆勢加碼」心態,或正進一步加劇市場脆弱性。
這場閃崩不只是價格波動,更凸顯市場整體「流動性壓力」與「投資信心不足」的問題。專家表示,「高風險、高槓桿」策略持續橫行,加上止損機制薄弱,意味著短期內市場仍面臨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
關鍵詞:比特幣(BTC)、清算、多頭倉位、Andrew Tate、Hyperliquid、加密貨幣市值、略影像、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評論:在當前高波動環境中,投資者應採取更穩健的資產配置方式,避免過度依賴短期操作與槓桿交易。長期投資與穩定型資產將是更合適的策略選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