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瑞波技術長否認 XRP Ledger 硬分叉風險:質押與治理代幣不會動搖底層結構

瑞波技術長否認 XRP Ledger 硬分叉風險:質押與治理代幣不會動搖底層結構 / Tokenpost

根據 CryptoNews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瑞波公司(Ripple)的首席技術長 David Schwartz(大衛·施瓦茨)在回應社群對 XRP 分散式帳本(XRP Ledger,簡稱 XRPL)可能進行「硬分叉」的憂慮時,斷然否認此種可能性。他強調,XRPL 早已具備一套完整機制,可有效避免網路分裂,即便未來引入質押(Staking)功能或治理代幣,也不會導致底層結構的根本變動。

施瓦茨近日與負責工程開發的 J.A. Akinyele(J.A 阿基尼耶萊)共同發表一項關於 XRP 應用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概念性實驗,引發社群熱烈討論。在交流過程中,有部分成員質疑若新增質押機制,亦可能牽動網路治理模式的大改動,進而激發硬分叉風險。

對此,施瓦茨指出:「所有公共第一層區塊鏈最終都可能面臨分叉問題,但 XRPL 透過兩大核心機制有效降低此一風險。」這兩項結構分別為「公開信任節點列表(UNL)」與驗證人使用的「提案投票系統」。這些設計確保 XRPL 的共識流程能夠持續穩定推進。

其中,UNL 是每個伺服器自訂的「可信驗證節點清單」,可判斷哪些驗證人簽章具備可信度。若兩個節點採用不重疊的 UNL 清單,就可能對交易紀錄產生歧見,從而導致網路分裂。為避免此情形,XRPL 設定預設的 UNL 相似度須高於 90%,目前主要由瑞波和 XRP Ledger 基金會負責提供兩個版本,大幅降低節點間產生爭議的機率。

在治理層面,施瓦茨也認為未來或許可導入「無實質價值」的治理型代幣作為實驗,但他補充表示,目前尚無正式規劃,僅屬概念提案,旨在探索技術更新與治理機制創新的可能性。

評論:本次發言不僅澄清了社群對 XRP 質押與治理擴充計畫可能引發分叉的疑慮,也展現出 XRPL 在去中心化設計與網路一致性方面的系統強度。對於正處於 DeFi 資源整合階段的 XRP 而言,有效維持網路「穩定性」與「不可分裂性」,將是其參與更廣泛應用場景的關鍵優勢。

總結來說,雖然未來 XRPL 可能導入更多如質押與治理代幣等功能,用於提升資產管理彈性與社群參與度,但目前系統架構已準備妥善,有效避免「硬分叉」風險,鞏固 XRP 作為穩定公鏈的核心地位。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