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美國停產一分錢硬幣引熱議 比特幣(BTC)等硬資產關注度攀升

美國停產一分錢硬幣引熱議 比特幣(BTC)等硬資產關注度攀升 / Tokenpost

美國計劃停產一分錢硬幣,引發對比特幣等「硬資產」的關注升溫

美國一分錢硬幣(Penny)即將走入歷史。根據《韓國經濟日報》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由於每枚造價高達約 0.03 美元、相當於面額的 3.7 倍,在嚴重虧損的情況下,美國財政部決定於 2026 年正式終止生產,但由於製作模具提前耗盡,最晚至 9 月,多數最後一批 Penny 已在費城造幣廠完成生產,標誌著這枚使用逾 232 年的硬幣即將成為歷史。

雖然未來不再鑄造,已流通市場中的 2,500 億枚 Penny 仍具「法定貨幣」地位,可正常使用。但這次的政策改變背後,反映出更深層的經濟結構變動,尤其是長期「通膨」導致貨幣購買力下滑的問題愈顯明顯。

River 執行長,同時為比特幣(BTC) 金融創業家的 Alexander Leishman(亞歷山大·雷希曼)就指出:「通膨讓 Penny 變得毫無意義,反觀比特幣最小單位 'Satoshi' 的重要性,卻逐年上升。」他認為,這是「法幣」信任危機下的縮影。

在法定貨幣購買力不斷減弱的同時,市場對「稀缺性資產」的關注持續升溫。以比特幣為例,其總供應量被設計為 2,100 萬枚,具備不可隨意增發的特性,因此具有高度的「數位稀缺性」與「抗通膨能力」。

經濟學家與加密資產倡議者 Saifedean Ammous(賽伊費丁·阿莫斯)也表示:「科技能讓商品生產更有效率、價格更便宜,但法幣持續增加的供應,反而讓最終物價表現成上升趨勢。」他進一步強調,如果商品價格是以像比特幣這樣的「硬貨幣」為標準,就能否決掉因通膨帶來的假性漲價的錯覺。

評論:Penny 的退場不僅意味著一枚銅板的終結,更帶來對「貨幣制度健全性」的深層次討論。加密貨幣之所以持續吸引關注,正是因其與傳統貨幣系統形成鮮明對比。這場從「毫不起眼的變化」出發的轉變,未來在數位資產市場上能帶來多大連鎖效應,值得持續觀察。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