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今年市場普遍看好加密貨幣將重啟「牛市」走勢,但比特幣(BTC)截至目前的表現卻遜於預期,甚至落後於美國公債的報酬率。根據 U.Today 的報導,截至目前為止,比特幣今年僅上漲約 8%,年初一度超越美債殖利率,但近期在價格急挫影響下,回吐幾乎所有漲幅,導致整體績效低於被譽為「無風險資產」的美國公債。
美國國債被市場視為最穩健的投資工具,因此代表高風險資產的比特幣表現落後,凸顯當前市場信心的疲弱。本月初,比特幣價格一度跌破 1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00 萬元)大關,造成重要心理支撐位動搖,此波劇烈下滑同時伴隨資金明顯流出。僅在 11 月 4 日當天,比特幣現貨 ETF 就流出約 578 萬美元(約新台幣 7,700 萬元)資金。
此外,市場資料顯示,目前比特幣現貨 ETF 的平均持倉成本約為 8 萬 9,600 美元(約新台幣 896 萬元),這意味著近期的價格回落,讓許多投資人處於帳面虧損狀態。
對於市場現況,資產管理公司 Bitwise 的投資長(CIO)麥特·霍根(Matt Hougan)指出,目前散戶投資人正處於「最大絕望期(max desperation)」,但他並不認為這波修正將引發另一輪「加密貨幣寒冬」。雖然投資氣氛短期內明顯惡化,他認為尚未達到結構性崩盤的程度。
評論:比特幣此番走勢異於歷年經驗,反映出高風險資產在宏觀經濟環境變化下的脆弱性。若加密貨幣要徹底走向主流市場,未來仍需提升其作為資產類別的「抗壓性」與「信賴度」。
目前市場目光聚焦於比特幣是否能守住關鍵支撐位置,以及現貨 ETF 的資金淨流向動向,這些將成為左右短期走勢的關鍵因素。從今年比特幣落後於公債的例外狀況來看,加密資產未來的制度性接受度與穩定性,仍是決定其能否晉升為主流投資級資產的重要挑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