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出現降溫跡象,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高風險資產的投資信心明顯回升。根據《華盛頓郵報》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雙方正就部分關稅與資源出口限制展開互惠讓步,美中貿易緩和有望成為加密資產市場的新一波「上漲動力」。
早前,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祭出最高 100% 的懲罰性關稅,導致市場劇烈震盪,當天加密貨幣市場內清算規模暴增至 190 億美元(約新臺幣 6,130 億元),引發大規模「資產拋售」。不過,隨著本月亞細安高峰會期間,兩國高層進行非正式會談後,雙方態度顯著軟化。
《華盛頓郵報》進一步指出,目前美方考慮暫緩部分關稅措施,而中方則願意將對稀土金屬出口的限制推遲一年,以作為回應。這一系列「互動善意」引發市場對全面貿易協議的「高度期待」,推動風險偏好資產大幅走揚。
在此背景下,比特幣於週日盤中突破 113,851 美元(約新臺幣 358 萬元),而以太幣亦逼近 4,100 美元(約新臺幣 129 萬元)的整數關卡,雙雙出現明顯反彈勢頭。隨著壓抑投資者情緒的核心風險因素獲得部分緩解,不僅主要加密貨幣,全美股市也同步回暖。
對此,知名加密貨幣多頭、華爾街分析師湯姆·李(Tom Lee)指出:「此時正是傳統資產與數位資產的『資產配置調整期』,從策略角度看,加大對加密市場的布局值得納入投資考量。」他表示,若美中貿易緩和趨勢持續,將有望支撐美國經濟反彈,屆時不僅那斯達克,連帶加密貨幣指數也將迎來「雙重利多」。
評論:當前局勢顯示,地緣政治風險雖難以完全排除,但若能透過談判穩定美中關係,未來比特幣及以太幣等加密貨幣可能成為受惠的「避險型投資標的」,特別是在機構投資人持續尋找與傳統市場脫鉤資產的情況下。
當前分析普遍認為,中國強硬貿易政策與美國報復性徵稅,長期為全球市場帶來「政策不確定性」。因此,若此波友好互動轉為實質性協議,將可能成為比特幣、以太幣等高風險資產的「轉捩點」,進一步推動整體市場走出盤整階段。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