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亞馬遜雲端服務(AWS)發生大規模故障,導致 Coinbase、Robinhood、MetaMask、Venmo 等主流加密貨幣與金融科技平台相繼無法運作。此次事件再次引發市場對「Web3 真正去中心化程度」的激烈討論。
雖然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區塊鏈本身在當時依然正常出塊,區塊網路未受影響,但眾多用戶卻無法順利存取錢包、交易所,或運行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這顯示雖然區塊鏈技術本質上去中心化,但大量應用介面與 API 實際仍建構於 AWS 等中心化雲端伺服器上,反映基礎設施層級的集中風險依然存在。
對此,Bitget Wallet 首席行銷長 Jamie Elkale(傑米・艾爾卡雷)在接受 Cointelegraph 採訪時表示:「帳本層的去中心化已取得相當進展,但在基礎設施層面,我們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他指出:「真正的韌性,不應仰賴超大規模雲端提供者,而是必須朝向更社群化、分散式的網路架構邁進。」
艾爾卡雷進一步分析,目前多數開發團隊為了回應監管需求及追求速度與高可用性,普遍選擇 AWS、Google Cloud、Azure 等傳統雲端服務供應商作為支撐。然而,這不僅使全面去中心化難以實現,亦增加潛在風險。他建議,未來應發展結合中心化雲端與去中心化節點的「可信多主(multihome)架構」,作為階段性過渡方案。
他提醒,即使雲端平台在可擴展性與資安保護方面具優勢,但「一旦某個伺服器或區域出現問題,可能導致數百個應用同時中斷,是極具破壞力的集中風險」,這點不可輕忽。評論:這顯示目前Web3無法完全擺脫Web2架構,去中心化理想與現實仍存落差。
總結來看,他認為過渡期的最佳路徑,是打造混合式架構:結合社群營運的節點、去中心化存儲與傳統雲端服務,在系統穩定度與去中心程度之間取得平衡。這被視為未來 Web3 基礎設施邁向成熟的新方向。
關鍵詞:Web3、去中心化、AWS、Bitget Wallet、區塊鏈基礎設施、可信多主架構、雲端伺服器、系統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