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識別加密貨幣項目 Worldcoin(WLD) 再次遭遇監管壓力,這次輪到泰國出手。根據《The Nation Thailand》於 7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Worldcoin 因未獲許可就在當地提供「數位資產交換服務」,遭到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網路犯罪調查局(CCIB)聯手突襲搜查,象徵全球對 Worldcoin 的監管風暴正持續擴大。
根據 SEC 公布的消息,本次搜查地點設於曼谷市區,是 Worldcoin 在當地提供生物驗證的據點之一。該處透過名為「Orb」的虹膜掃描設備蒐集使用者眼球資訊,以換取 Worldcoin 原生代幣 WLD 的空投獎勵。SEC 指出,該地點私自提供代幣兌換服務,涉及未經許可營運加密資產業務,違反泰國資本市場法令,因此由執法單位逮捕現場相關人士,目前正進行進一步偵訊。
Worldcoin 目前已在泰國境內設置 102 個「Orb」裝置並開展服務。由於這些掃描行為牽涉「使用者生物特徵資料」,而當地法律對此有嚴格限制,SEC 強調 Worldcoin 並未申請任何形式的加密業營運執照,因此對其展開罰則與搜查。
評論:此事件是 Worldcoin 遭受多國監管阻撓的最新案例。此前,該專案已陸續在肯亞、西班牙與奈及利亞遭遇封禁或限縮服務,其中共同的主要爭議包括未妥善取得使用者「個資授權」、違反當地法律以及潛在危害公共安全。使用「生物驗證參與空投」的設計,雖提升加密貨幣的透明與公平空投機制,但若無明確法規與用戶同意程序配合,恐將曝露參與者於隱私風險之中,進一步損害 Worldcoin 的公信力。
儘管如此,WLD 代幣市場活動依舊熱絡。根據 CoinMarketCap 數據,截至 8 日,WLD 單日交易量已超過 9,8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3.6 億元),顯示投資者對其未來仍懷有期待。不過,在「監管關鍵詞」持續壟罩下,Worldcoin 的長期成長性仍面臨不小挑戰。泰國政府這次的行動,或許是其他國家準備加強生物數據相關監管的前哨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