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巨鯨資產湧入現貨 ETF,貝萊德揭示逾 30 億美元轉移潮

比特幣(BTC)巨鯨資產湧入現貨 ETF,貝萊德揭示逾 30 億美元轉移潮 / Tokenpost

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早期大量持有比特幣(BTC)的「巨鯨」投資人正加速將資產轉移至現貨 ETF 商品。尤其在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如貝萊德(BlackRock)的積極行動下,這項趨勢變得更加明顯。

貝萊德的數位資產負責人 Robbie Mitchnick(羅比·米奇尼克)在接受 Bloomberg 專訪時透露,透過該公司推出的 iShares 現貨比特幣 ETF(代碼:IBIT),已有約 30 億美元(約合新臺幣 940 億元)的比特幣資產完成轉換。這些轉入 ETF 的多數資產原先由投資人長期採用「自行託管(Self-custody)」方式保管,如今他們開始重新評估由主流金融機構提供的顧問或私人銀行服務所帶來的便利性與整合優勢。

這類投資人不僅得以繼續保有對比特幣的「曝險(投資參與)」,同時更能以傳統金融架構的方式重新配置資產,進一步拓展他們對投資與借貸服務的可及性。這被外界視為「加密貨幣與華爾街資產進一步接軌」的重要代表性轉變。

此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期針對 ETF 架構的制度改革,也是推動這波轉移潮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新規,SEC 已開放 ETF 採用「實物兌換(in-kind)創建與贖回」模式,也就是允許機構投資人在 ETF 股份與「實際的比特幣」之間進行直接交換。這項改變可望有效降低大量轉換時的稅務壓力,也提升基金操作效率。

評論:此舉代表比特幣市場正快速朝向與傳統資本市場融合的趨勢邁進。隨著監管環境逐步明朗,加上像貝萊德這類傳統金融巨頭的介入,加密資產正進入「機構資金主導」與「結構化資產運用」的新時代。

隨著比特幣現貨 ETF 的規模持續擴張,長期進行「自行託管」的機構與高淨值投資人,未來可望進一步透過標準化金融產品參與市場,亦顯示加密資產正逐步納入主流資本配置工具。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