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he Block》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穩定幣發行商泰達幣(Tether)已與破產的加密貨幣借貸平台 Celsius 就債權回收爭議達成和解,同意向 Celsius 重整程序中的債權人團體支付總額約 2 億 9,950 萬美元(約新台幣 415 億元)。此一舉措可能為加密市場中穩定幣發行商的法律責任界定帶來重要影響。
這項和解由區塊鏈重整投資聯盟(Blockchain Recovery Investment Consortium,簡稱 BRIC)對外宣布。BRIC 是由資產管理公司 VanEck(反映投資)與 Atlas Grove Partners 旗下子公司 GXD Labs 共同組成的投資實體。BRIC 在聲明中指出,這筆款項是針對 2022 年 Celsius 破產前圍繞比特幣(BTC)抵押品轉移及清算爭議所引發的多年法律糾紛所做出的解決方案。
Celsius 於 2022 年 7 月申請破產保護,對整個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造成嚴重打擊。泰達幣儘管在當時透過清算部分資產降低損失,但對抵押資產的處理方式卻引發多方爭議,最終促成雙方的法律糾紛。
而 BRIC 自 2023 年初成立以來,致力協助數位資產破產平台最大化債權人資產回收。此次與 Tether 的和解,是 BRIC 在 2024 年 1 月正式被 Celsius 債務人及無擔保債權人委員會任命為資產回收管理人與訴訟代理人後的首項重大成果。
評論:此次泰達幣支付近 3 億美元解決破產債務爭端,不僅劃出穩定幣發行者在法律責任上的可能邊界,也突顯出即使是鏈上資產與清算行為,在法律框架下仍需清楚界定義務與權利的關係。對後續穩定幣監管與分類方式可能帶來深遠影響。
有業界人士指出,這項案例將有助於釐清穩定幣是否可視為「準現金資產」、以及穩定幣發行方在去中心化金融市場中的責任範圍,對整體產業規範走向具有指標性意義。推進穩定幣法制化的趨勢下,Tether 這次的大額妥協可視為產業正在走向制度整合的新階段。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