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B 鏈官方帳號遭駭「4」迷因幣竄出,3,000 美元翻身 200 萬驚呆市場
根據韓媒報導,於 10 月 1 日,BNB 鏈的官方 X(原 Twitter)帳號遭駭客入侵用來發布釣魚連結,雖然此次攻擊造成的損失僅約 4,000 美元(約新台幣 12.8 萬元),但事件引發的連鎖反應卻迅速演變為一場充滿戲劇性的迷因幣炒作風波,並促使社群創造出名為「4」的新代幣,以戲謔方式諷刺此事件。
「4」為基於 BNB 鏈所發行的迷因幣,誕生於駭客只竊得 4,000 美元的數額引發的網路揶揄聲中。該事件隨後觸發了社群對此幣的短暫投機興趣,而其中助燃此幣熱度的關鍵人物,即為幣安(Binance)共同創辦人、前執行長趙長鵬(Changpeng Zhao,簡稱 CZ)。他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即於個人社群媒體上針對「4」代幣發表簡短評論,引來市場強烈關注。
評論:趙長鵬的簡單發文成為催化劑,彰顯名人效應對迷因幣短線飆升的巨大影響,反映市場極度情緒化與非理性。
雖然 CZ 並未明確背書「4」代幣,但由於該幣市場流動性極低,少量買盤的進場便使價格快速飆升。此外,也有區塊鏈分析指出,有錢包地址在 CZ 發文前就先行買入該幣,發言後即迅速增值,使外界不免猜測其中可能存在提前得知資訊的情形。
更令人咋舌的是,一名早期投資者僅以 3,000 美元(約新台幣 9.6 萬元)進場買入「4」幣,最終竟實現高達 2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6,400 萬元)的獲利。這種缺乏基本面支撐的泡沫型上漲,不僅突顯加密市場的投機性,也再次為「迷因幣風潮」提供了驚人的實例。
評論:這種由社群情緒推動的暴利案例強烈警示潛在風險,「一夜致富」背後是極端波動與資訊不對稱。
此次「4」迷因幣事件從帳號駭入到代幣炒作僅在數小時內完成,充分說明在加密市場中任何話題都可能瞬間轉化為資本炒作的題材。事件也提醒投資人,雖然迷因幣可能創造巨額報酬,但背後往往伴隨高度風險與極端波動。
總結來看,本次 BNB 鏈被駭所延伸出的投機風波,不單突顯出區塊鏈社群文化與幽默的交織,也再次放大當前加密市場對話題炒作的瘋狂反應。無論是「4」迷因幣的爆紅,還是 CZ 帶來的名人效應,都顯示出這個市場怎樣在荒唐與機會之間游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