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he Block》於 10 月 8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加密貨幣預測平台 Polymarket 創辦人沙恩·柯普蘭(Shayne Coplan)近日在平台 X(前身為推特)上發布一則模糊貼文,隱約透露即將推出原生代幣「POLY」的可能性,引發市場熱烈討論。該貼文發布時間恰巧是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母公司洲際交易所(ICE)對 Polymarket 進行 20 億美元(約新臺幣 2,780 億元)戰略投資後不久,因此更加引起各界關注。
柯普蘭在一則分析師貼文下留言,將比特幣(BTC)、以太幣(ETH)、幣安幣(BNB)、Solana(SOL)等主流幣種列出,卻刻意將瑞波幣(XRP)移除,取而代之地寫上「$POLY」,並加上沉思表情符號。這則簡短留言被分析為不僅僅是玩笑,而是向市場暗示某種發展動向,引發 POLY 代幣即將發行的揣測。
Polymarket 的行銷長馬修·莫達貝(Matthew Modabber)也公開聲援柯普蘭的意向,表示「這是一個市場完全沒準備好的時刻」。知名記者蘿拉·辛恩(Laura Shin)則回應「這是新幣嗎?」,進一步推升社群的期待氛圍。不過,也有部分用戶擔心 POLY 僅是單純的效用型代幣,並呼籲若要真正激勵社群參與,應考慮設計可反映「平台所有權利」的代幣結構。
匿名加密分析師 HyperProphet 指出,若 POLY 真能推出並允許用戶自行創建預測子市場,其潛力甚至可能超越過去火紅的 Pump.fun。他認為,只要創作者能從活動中獲得費用收益,便能帶動整个平台的創新動能。
此外,由於 POLY 傳言緊接在 ICE 宣布投入資金後出現,也讓這項傳聞更具可信度。透過本輪投資,Polymarket 的企業估值已上升至 90 億美元(約新臺幣 1 兆 2,510 億元),柯普蘭也因此進入《彭博》「最年輕白手起家億萬富翁」榜單。
Polymarket 創立於 2020 年,主打事件驅動的加密預測市場,累計交易量已突破 190 億美元(約新臺幣 2 兆 6,410 億元)。平台聲稱,其預測準確率接近 90%,曾因在 2023 年 11 月預測川普總統在總統選舉中將以 58.6% 機率勝出而引發聯邦調查局(FBI)突襲搜查柯普蘭位於紐約的住所,造成媒體廣泛報導。
據悉,ICE 本輪出資的背後還包含一筆過去未公開、總額 1 億 5,000 萬美元(約新臺幣 208.5 億元)的 2025 年初期 Series A 輪投資,由創投機構創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領投,當時估值僅為 12 億美元(約新臺幣 1,668 億元)。
評論:無論 POLY 是否會正式問世,此次柯普蘭的暗示與 ICE 的鉅額資金挹注,皆代表傳統金融機構正積極參與去中心化市場,而 Polymarket 若推出實質性治理代幣,將可能從單一預測工具進化為全面性的「治理型市場平台」,對整體加密貨幣生態系統而言是一大變革。
關鍵詞:POLY、Polymarket、柯普蘭、洲際交易所(ICE)、預測市場、治理代幣、加密貨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