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SEC 與 CFTC 睽違 14 年再度聯手 啟動加密貨幣監管合作新紀元

SEC 與 CFTC 睽違 14 年再度聯手 啟動加密貨幣監管合作新紀元 / Tokenpost

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於 24 日(當地時間)舉行睽違 14 年的首次聯合圓桌會議,共同探討針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合作可能性。這場會議象徵兩大監管機構自長期對立與管轄權爭議後,首次踏出政策協調的實質步伐,引發產業廣泛關注。

根據 The Block 報導,CFTC 主委代理人卡洛琳·潘(Caroline Pham)於會中指出,長期以來,監管範疇的模糊不清不僅讓 SEC 與 CFTC 陷入困境,也讓市場參與者倍感壓力。她強調,當前急需實現「監管一致性」與「更有效的執法制度」。

她進一步舉例 SEC 正在推動的「加密計畫」(Project Crypto)與 CFTC 的「加密疾行計畫」(Crypto Sprint),作為前期合作的實驗模式。潘表示,希望雙方能建構共同監管標準,以提升市場信任並有效降低業者合規成本。

潘也透露,CFTC 自 1 月 20 日至 9 月 3 日期間,針對包括數位資產在內的違規事件,共採取 31 項執法措施,光是 9 月便新增 14 項法律行動。她強調 CFTC 的角色無須受到質疑,展現出強硬的執法決心。

此次討論議題橫跨現有法律框架,更延伸至交易所營運、加密衍生品(如永久合約)、預測市場,以及擴大數位資產的可接觸性,多家重量級業者參與,包括加密交易所 Kraken、零佣金平台 Robinhood,以及 Crypto.com,其高層皆到場分享第一線觀點。

會議場外,針對「代幣化證券」(tokenized securities)的法律歸類亦再掀辯論。傳統金融界主張此類資產若具有可替代性(fungibility),則須納入 Reg NMS(美國國家市場系統法規)下監管。然而,加密法律專家加布列爾·夏皮羅(Gabriel Shapiro)認為,「代幣化設計本質即著重可替代性」,並批評部分代幣困於不清晰結構,是因過度依賴 SPV(特殊目的實體)操作所致。他倡議應朝向如 MetaLeX 或 Superstate 等比例原生鏈的金融模型發展。

前 SEC 委員保羅·艾特金斯(Paul Atkins)則表示,「加密資產現已成為我們監管工作的首要關注目標」,特別以資產代幣化為核心戰略。他預期未來打造清晰的監管指引可能需時一至兩年,但對此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潛力「充滿信心」。

SEC 亦自年初起多次就資產代幣化與數位資產監管舉辦座談,正透過逐步推展的監理機制調整與法規整合,尋求加強大眾對加密貨幣的接受度。此次圓桌會議凸顯,美國金融主管機關正集體走向更成熟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也為產業邁向正規化發展揭開重要新篇章。

評論:SEC 與 CFTC 罕見合作,對長期陷入監管不確定性的加密市場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多。若雙方能持續推進標準化與角色分工,有望為未來加密資產合法流通與創新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