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核心開發者公布 v30 測試版本 OP_RETURN 放寬至 4MB 引爆使用爭議

比特幣(BTC)核心開發者公布 v30 測試版本 OP_RETURN 放寬至 4MB 引爆使用爭議 / Tokenpost

比特幣核心開發者公布 v30 測試版本,引爆 OP_RETURN 政策爭議

比特幣(BTC)核心開發者日前釋出下一代主網升級「Bitcoin Core v30」的第二個候選測試版本,預計正式版本將於 10 月發佈。這次更新包含錢包格式變更與放寬非金融用途資料插入的政策調整,立即引發社群熱議。根據 Bitcoin Core 專案團隊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公告,此版本標榜為「重大的主要版本升級」。

此次 Bitcoin Core v30 的最大改動之一是逐步淘汰舊有的 legacy 錢包系統,並簡化命令指令架構。但最具爭議的修改,來自於 OP_RETURN 指令的政策調整。此指令可讓用戶在比特幣交易中放入任意資料,然而新版本將原限制的 80 位元組(bytes)擴大至最多 4MB,形同放寬比特幣交易中寫入非金融資料的空間,引發分歧態度。

持保守立場的比特幣「純粹主義者」認為,此改動偏離比特幣作為金融交易工具的核心理念。他們擔憂,若區塊中大量存入非金融資料,會導致區塊大小快速膨脹,不僅讓比特幣節點儲存成本提高,也可能引入垃圾資訊、惡意軟體,有害網絡運作長期穩定性。

相對來說,支持開放應用的「比特幣最大主義者」則認為,只要用戶願意支付交易手續費,他們使用區塊空間的方式就應受到尊重。他們視手續費為市場調節機制,認為高昂成本本身就能抑制濫用行為。

針對這場爭議,比特幣早期設計者尼克·薩博(Nick Szabo)睽違五年重返 X(前稱推特)發聲表示,OP_RETURN 空間擴張恐增加法律風險。他指出,比特幣的交易手續費雖能保護礦工,但對於存全節點所需長期保存的數據而言,則缺乏足夠的經濟抵抗力。一旦節點無可避免地保存非法或有問題的內容,節點營運者可能會因儲存這些資訊而承擔法律責任,儘管他們對內容本身並不了解。

針對此點,加密貨幣法律專家喬·卡拉塞爾(Joe Carlasare)提到,過去已有法院判決指出,若節點營運者無法知情控制資料內容,通常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他進一步指出,若 OP_RETURN 的資料為「可刪除(prunable)」格式,相比其他更難追蹤的儲存方式,法律風險將顯得相對較低。

不過,薩博反駁稱,那些格式化明確、易於讀取的內容一旦可被標準軟體讀取,反而可能對法官與法律相關者造成更強烈的視覺與道德印象,進而放大潛在責任;相反,若是資料破碎或加密模糊,需專業工具才能解析,法律上的負擔可能會較輕。

目前 Bitcoin Core 團隊持續朝 10 月底為正式發布版本努力,但在測試結果與社群意見分歧仍未收斂的情況下,發布時程仍可能出現變動。

評論:本次升級凸顯比特幣發展方向的根本矛盾。OP_RETURN 政策的變動並非單純技術調整,更挑戰比特幣作為「全球貨幣」或「資料自由平台」的核心定位。比特幣(BTC)的哲學意涵與實際應用之間,可能將進入一場更全面的價值辯論。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