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專家警告:mNAV 評價失真 恐誤導加密產業投資判斷

專家警告:mNAV 評價失真 恐誤導加密產業投資判斷 / Tokenpost

近期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常用於評估加密企業價值的指標「市值對帳面資產比(簡稱 mNAV)」恐怕不僅不準確,還可能導致投資人誤判。根據紐約數位投資集團(NYDIG)全球研究主管 Greg Cipolaro(葛雷格·奇波拉羅)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報告內容,他直言:「mNAV 應該被淘汰,甚至應被遺忘,因為這個指標的存在價值正在迅速消失。」

mNAV 一般用來比較企業所持加密資產價值與其股價市值,藉此判斷該企業是否出現「折價交易」或「溢價賣出」的狀況。然而,奇波拉羅認為,這種評估方式完全無法準確反映企業的真正價值,例如其實際營運業務、持有的其他資產,甚至負債情況。

他進一步指出,像是 Strategy Inc. 這類除了持幣外,還涉足軟體銷售等多元收入的加密公司,其業務模式已遠遠超越單純持有數位資產的公司,但 mNAV 卻仍舊將其視為「加密資產倉庫」,嚴重低估其價值。此外,該指標也無視如可轉換公司債等負債項,使整體企業估值更加失真。

奇波拉羅強調:「從最寬容的角度來看,mNAV 不過是掩人耳目的『話術』;從嚴格的角度看,甚至構成了對投資者的『欺騙』。」

對此觀點,市場上也有其他金融機構表達相同擔憂。標準渣打銀行近期的報告指出,數位資產企業的 mNAV 估值已失去原有作用,並呼籲開發新一代評價工具。報告中也提到,由於不同加密企業在流動性與業務模式上的巨大差異,單一指標難以建立通用的比較基準。

評論

在當前加密企業日趨多元化、商業模式不斷演進的環境中,僅依賴 mNAV 作為估值工具的做法無疑是過時且風險極高的。專家普遍建議,投資人應更加關注企業的基本面、財務報表與營運結構,從多角度理解其真正價值,而非陷入對「折價或溢價」簡化標籤的迷思。

隨著市場趨於成熟,或許該是時候拋棄簡化思維,尋找更貼近現實的數位資產評價方法了。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