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NBC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知名金融分析師暨「黃金多頭」彼得·席夫(Peter Schiff)再度針對加密貨幣市場發出警告。他表示,市場即將迎來的並非一般的「加密寒冬(crypto winter)」,而是一場無法恢復的「加密冰河期(crypto ice age)」,引發市場參與者的不安情緒。
席夫指出,「寒冬暗示會有春天,但這次的低潮將沒再有復甦的季節」,顯示他對加密資產的長期前景極為悲觀。他強調,投資人應考慮將資產轉至黃金這類避險工具,以避開波動性劇烈、風險極高的加密市場。這番評論時值目前市場出現大規模拋售潮。
根據市場數據,比特幣(BTC)在過去 24 小時內下跌近 4%,而以太幣(ETH)更在同一期間暴跌 8%,過去一週累計跌幅已接近 20%。席夫並拿以太幣跌破 4,000 美元作為調侃,以突顯其不看好以太坊網路與代幣長期價值。Solana(SOL)、狗狗幣(DOGE)等主流幣種也同步重挫約 10%,整體市場情緒明顯轉向風險迴避。
同時,光是過去 24 小時內市場遭清算的加密資產總額便高達 10 億 4,000 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1,445.6 億元),顯示整個市場正面臨嚴重的流動性壓力。加密貨幣的劇烈賣壓也對美國股市造成波動。儘管美國 GDP 最新數據高於預期,失業救濟申請數下滑,卻也因此削弱聯準會(Fed)年內降息的可能性——這對比特幣等高風險資產而言,無疑是進一步的負面訊號。
席夫進一步指出,這波下跌勢頭甚至可能危及持有大量比特幣的上市公司。他以軟體公司微策略(MSTR)為例指出,其股價已自高點下跌超過 45%,「若當前弱市持續,微策略是否能夠存活都成疑」。他還補充:「對於重倉比特幣的企業來說,這將是一場極為殘酷的熊市。」
評論:儘管席夫的言論偏向悲觀,甚至可視為危言聳聽,但在現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與加密市場持續震盪的背景下,這些擔憂確實有其基礎。加密貨幣是否步入真正的冰河時代仍待觀察,但投資人無疑須要更謹慎地看待市場風險與資金配置。
未來隨著宏觀經濟政策變化及市場信心的恢復與否,將決定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主力幣種能否脫離目前的頹勢,投資人宜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