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 Stories Podcast 於近日公開的專訪內容,微策略(MSTR)執行長麥可·塞勒(Michael Saylor)表示,近期比特幣(BTC)在市場波動性下降與價格穩定的背景下,對於機構投資人而言是一個「正向訊號」,不過也警告這樣的趨勢可能削弱散戶投資人的參與度。
塞勒指出,機構資金進場的前提正是市場波動趨緩。他在節目中表示:「當市場不再劇烈波動,機構投資人才會更有信心投入更大金額的資金。」但他同時也表示擔憂:「問題在於,這樣的過程可能導致市場趨於沉寂,消費者對刺激性的需求減少,興趣也可能隨之下滑。」塞勒以「腎上腺素退潮」來形容這一現象,暗指缺乏劇烈起伏的市場可能不再吸引追求刺激的散戶。
不過,塞勒強調,這樣的變動是比特幣成長過程中的「自然轉變」,代表生態系正在成熟。他認為:「目前市場正處於成長的陣痛期,波動度的下降反而是一種良性演化的跡象。」
根據 8 月 21 日的市場數據,比特幣自 8 月 14 日創下歷史新高 12 萬 4,100 美元後,價格並未出現明顯回調,而是保持在窄幅區間內波動。當前價格大致穩定於 11 萬 5,760 美元,與 8 月中旬相比僅呈現小幅下滑。
目前市場觀察人士普遍認為,當前的盤整行情可能是機構大舉進場前的「沉默期」,未來將朝向更加穩定、長期導向的機構型市場發展。塞勒最後補充:「一旦真正的機構資金持續進場,過去那種劇烈波動的零售市場模式將不再重現。」
評論:若如塞勒所說,比特幣減少波動性將有助吸引更多機構資金,但也意味著加密資產市場將告別早期以「高風險高報酬」為主的階段。這對於投資策略的調整、散戶參與者的行為轉變,都將帶來深遠影響。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