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Reuters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揭露的一份印度中央銀行(RBI)內部文件顯示,印度政府正暫緩推動全面性的加密貨幣監管政策。主因在於主管機關擔憂,若對數位資產給予制度化的監管框架,反而可能擴大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這份文件指出,僅以「監管」手段難以有效控管加密貨幣的風險。報告中警告,將加密貨幣納入制度範疇,有可能使其正式進入金融體系,進而衍生更為複雜的金融連動風險。文件強調,與傳統金融相比,產業若受官方制度認可,恐將加速風險「系統化」的進程。
儘管各界有聲音主張採取「全面禁止」為替代方案,但印度中央銀行亦坦言,此舉難以根除個人對個人(P2P)或透過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進行的交易行為。由於加密貨幣具備去中心化的技術特性,即使從法律層面禁止,也難以堵上所有漏洞。
目前印度尚未建立一套明確、全面的加密貨幣規範體系。政府僅針對國外交易所採取有限度封鎖措施,並對部分加密貨幣收益課稅,屬於「局部調控」階段。不過,考量到幣值穩定與防止資本外流等因素,官方對於未來監管方向仍處於審慎權衡階段。
評論: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人口國與新興科技重鎮,一舉一動都可能牽動全球加密貨幣規範走勢。若印方選擇大幅開放或嚴格限縮數位資產,將可能為其他國家提供制度借鏡或警示。此次內部文件的披露,顯示出印度當局對於制定「全面規範」仍抱持高度戒慎態度,未來政策走向值得持續關注。
關鍵詞:加密貨幣、印度、加密貨幣監管、去中心化交易所、P2P 交易、系統性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