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投資報酬勝聯準會?Strategy 持有逾 63 萬枚 BTC、年息達 10%

比特幣投資報酬勝聯準會?Strategy 持有逾 63 萬枚 BTC、年息達 10% / Tokenpost

根據 Bitcoin Magazine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美國比特幣(BTC)擁護者皮埃爾·羅查德(Pierre Rochard)表示,Michael Saylor(麥可·賽勒)帶領的公司 Strategy(原名 MicroStrategy)所採用的財務策略,不僅比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更具「報酬率」,甚至在穩定性上也略勝一籌。

目前聯準會運行的為「部分準備金銀行制度」(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代表銀行僅需保留部分存款作為準備金,其餘可投入貸放,基準利率維持在約 4.5% 的水準。然而,賽勒所共同創辦的 Strategy,則採取截然不同的「比特幣本位」模式,也就是類似於「全額準備金銀行制度」(full reserve banking),全面以比特幣為資產核心,力求打造透明且去槓桿化的財務模型。

根據官方最新披露,Strategy 已累計持有多達 63 萬 6,505 枚比特幣,市值較過往成長超過 580%。公司目前發行的優先股 STRC,為與比特幣儲備相掛鉤的產品,近期策略進一步宣布將 STRC 的年度股息提高至 10%,遠遠高於聯準會設定的利率水平。

羅查德強調,這種操作本質上就是「全額準備金銀行制度」的實體版本,甚至呼籲聯準會也應考慮持有比特幣,以提升國家層級準備資產的公信力。不過,聯準會主席 Jerome Powell(傑羅姆·鮑爾)此前已明確表態,受限於法律規範,聯準會無權直接持有比特幣,也無計劃推動相關法規修改。

評論:Strategy 所採取的比特幣投資策略,與聯準會代表的傳統金融政策截然不同 —— 它象徵著一種去中心化、由資產本位支持的另類金融體系。對金融結構深感不確定的投資者而言,這樣的模式可能會成為吸引資金流動的新選擇。同時,這一對比也為全球中央銀行在數位資產政策上的布局,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參考案例。

Strategy 的案例凸顯出,在數位資產逐步主流化的浪潮下,傳統金融體系與去中心化資產導向策略的角力正日趨白熱化,未來聯準會及其他央行如何應對,備受市場關注。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