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密貨幣研究機構 Global Macro Investor 及媒體平台 Real Vision 的執行長拉烏爾·帕爾(Raoul Pal)表示,若當前趨勢持續發展,至 2030 年全球加密貨幣用戶人數可能突破「40 億人」,進入真正的大眾採用階段。根據他本月 16 日於 X 平台(前身為 Twitter)分享的分析,這一預測主要基於「現今加密貨幣的採用速度,與當年網際網路的成長軌跡相似」。
帕爾在貼文中展示了一張比較圖,將加密貨幣錢包數據與 IP 位址資料進行對比,意圖說明加密貨幣用戶的增長速度更勝於過去的網路成長週期。他指出:「若將加密貨幣與網際網路放在相同起跑點觀察,加密貨幣的擴張速度顯著更快。目前的趨勢表明,至 2030 年時整體用戶數量極有可能達 40 億人。」
根據帕爾的研究,「當科技用戶規模突破 5,000 萬人」之後的成長曲線便是預測未來發展速度的重要依據。相比於網際網路,加密貨幣在到達相同門檻點後展現出更快的用戶成長。他以鏈上錢包數量作為用戶估算依據,並將其與舊時網際網路使用人口的 IP 位址增速比較。雖然這並非傳統統計學中的嚴謹推算手法,但因反映了鏈上實際參與活動,因此被視為一項具有參考價值的指標。
這項發言也可視為對「全球區塊鏈生態系統快速邁向主流」的呼應。特別是在印度、東南亞與南美等新興市場,由於智慧型手機普及,加上基礎設施改善,使當地民眾更易於接觸區塊鏈應用,進而推動整體用戶數快速攀升。
帕爾過去多次對加密貨幣的長期前景抱持樂觀看法,他曾將其比喻為「指數型擴散」。這次的預測也延續他一貫立場,即「儘管市場短期價格波動劇烈,但結構性成長將會持續」。
評論:從拉烏爾·帕爾的分析可見,加密貨幣的全球採用尚處於初期階段,但已展現極具潛力的「結構性成長動能」。若全球用戶真能在未來六年達到 40 億之譜,將意味著區塊鏈與數位資產的全面主流化指日可待。對加密產業來說,這是令人振奮的長期信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