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數據提供平台 DeFiLlama 的統計,2025 年第 3 季(7 月至 9 月),加密貨幣市場在傳統上一向被視為交易低迷的時期,卻迎來一波前所未見的資金流入潮,締造穩定幣市場歷來最熱絡的季度紀錄。其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穩定幣龍頭 — 泰達幣(USDT),在整體供應量中占比超過半數,推動總市值突破 3,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17 兆元),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 DeFiLlama 的資料,截至目前,泰達幣(USDT) 的市值已達 1,762 億美元,占市場總額的 58.5%。美國穩定幣發行公司 Circle 所推出的 USD Coin(USDC) 以 740 億美元位居第二,專為收益導向而設計的 USDe 則以 148 億美元居第三。這波明顯成長的背後因素,包括近期美國通過的「Genius Act」、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針對穩定幣的新會計準則,以及機構級投資人與散戶參與度的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關法規發布後,「穩定幣」這一詞在 Google 搜尋上的熱度快速上升,代表一般投資者對穩定幣的認知與信任度也同步擴散。美國國會通過 Genius Act,為穩定幣建立制度化管理框架,而 SEC 把穩定幣列為「現金等價資產」的全新會計政策,正是推動這股趨勢的催化劑。
評論:這類法規上的明確化為市場注入信心,使投資者能更加放心地投入穩定幣產品,實質上等同於美國官方對數位美元資產「某種形式的背書」。
結構性的轉變不同程度上也擴大了美元在國際金融中的影響力。根據流動性服務商 B2BROKER 的首席業務官 約翰·墨里洛(John Murillo)指出,「目前約有 98% 的穩定幣資產是鍊結美元,隨著近期比特幣(BTC)、以太幣(ETH) 等主流幣交易量減少,資金正明顯轉向以美元為基礎的穩定幣。」
墨里洛進一步補充,高通膨國家如奈及利亞、委內瑞拉,穩定幣已取代本國貨幣成為日常交易工具,「美元經濟圈」的影響力正逐步擴展至數位世界。他強調:「美國的貨幣影響力如今已不僅僅停留在地緣政治與金融領域,也開始透過數位穩定幣滲透全球使用者的日常生活。」
不過,穩定幣蓬勃發展也引來監管憂慮。墨里洛指出,穩定幣產品未受銀行監理體系約束,且在透明度、儲備金披露及流動性壓力應變機制方面仍有明顯不足。一旦出現技術故障或信任危機,可能不僅衝擊加密資產市場,更將波及傳統金融體系。
評論:儘管穩定幣提供了速度與成本優勢,但其潛在風險仍不能忽視。缺乏中央機構的監督,使它在危機處置階段可能失去應變能力,這對金融穩定構成潛在威脅。
此外,隨著穩定幣愈發傾向於在去中心化網路下獨立運作,美國政府直接干預或控管的空間也日漸限縮。墨里洛表示:「形式上,美元仍是全球最具主導力的貨幣,但在操作層面,數位資產工具已開始對其提出挑戰。」
總結來看,泰達幣領軍的這波穩定幣加速成長,正是監管清晰化與市場需求匯流的產物,也暗示著美元金融主導地位正逐步過渡至數位資產生態之中。
關鍵詞:泰達幣(USDT)、穩定幣、Genius Act、SEC、美元鍊結資產、數位美元、美元經濟圈、比特幣(BTC)、以太幣(ETH)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