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不確定性升溫,黃金再次展現其「傳統避險資產」的實力,並在 2025 年成為表現最亮眼的主要資產之一。根據近期市況,金價自年初以來已上漲超過 35%,一度突破每盎司 3,600 美元(約新台幣 504,000 元),創下歷史新高。這波漲勢受到多重因素推動,包括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各國中央銀行歷來最大規模的黃金買盤,以及市場對抑制通膨能力的質疑。
雖然比特幣(BTC)被稱為「數位黃金」,但投資人正重新將目光轉回實體黃金。尤其在美國,透過個人退休帳戶(IRA)投資區塊鏈基礎黃金資產的方式日漸受到關注。根據 24 日(當地時間)CoinDesk 報導,區塊鏈資產平台 Chintai Nexus 與 IRA 服務商 SmartGold 合作推出一項機制,允許投資人將持有的實金 1:1 轉換為鏈上代幣,並可於 Morpho、Kamino 等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參與借貸,進而創造收益。
評論:這種創新機制代表傳統貴金屬正以全新形式融入 DeFi 世界,讓黃金投資得以結合數位資產的流動性與透明度。
目前,「黃金代幣化」趨勢正快速成形。國際貴金屬交易所集團(IPMB)近期已將代幣化商品導入整條供應鏈;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推出的黃金擔保穩定幣 XAUT,目前市值突破 13 億美元(約新台幣 1,807 億元)。此外,透過將黃金納入 IRA 結構,投資人不僅能享受潛在的資本增值,還能維持稅賦遞延的優勢,且獲得數位資產保值工具,一舉數得。
這波實體資產數位化的浪潮,也體現在整體 DeFi 借貸市場的急速成長。根據 Binance Research 的資料,今年以來 DeFi 借貸協議中的總鎖倉價值(TVL)已飆升 72%,達到 1,27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7.6 兆元)。其中,穩定幣與代幣化資產的廣泛使用帶動了機構等級投資者的參與。
目前以實體資產為基礎的 DeFi 借貸(Real World Assets, RWA)快速擴張,成為 2025 年加密資產領域成長速度最快的賽道之一。據產業數據指出,RWA 市場總規模現已接近 28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892 億元),主力來自代幣化私募債與美國國債產品。此外,近幾個月來,代幣化股票商品也逐漸受到關注,成為嶄新的投資選項。
評論:這項趨勢預示著,未來 DeFi 與傳統金融間的界線將越來越模糊,數位資產與現實世界資產的融合,正推動整體加密貨幣市場邁入嶄新階段。保值資產的代幣化,不再只是科技實驗,而是金融市場結構性變遷的重要一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