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CoinBase 因授權漏洞遭 MEV 攻擊損失 30 萬美元,加密貨幣安全再拉警報

CoinBase 因授權漏洞遭 MEV 攻擊損失 30 萬美元,加密貨幣安全再拉警報 / Tokenpost

根據區塊鏈安全公司 Ben Network 的研究員 Deebeez 於 3 日(當地時間)在 X 上公開的資訊,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COIN) 因授權設定失誤,遭最大可提取價值(MEV)機器人利用安全漏洞攻擊,損失價值約 30 萬美元(約新臺幣 417 萬元)的代幣。「加密貨幣」、「CoinBase」、「智能合約」、「授權漏洞」與「MEV」皆為本事件關鍵詞。

據了解,CoinBase 在使用企業級錢包與去中心化交易協議 0x 的 Swapper 智能合約互動時,提供了資產授權。該合約採用「無需許可」(Permissionless)方式設計,任何人皆可對其發出呼叫指令,使其在未精細控管授權情況下暴露於潛在攻擊中。這次事故的關鍵問題,正是 CoinBase 未對授權邏輯做出適當審查與限制。

Deebeez 指出,這份授權名單中牽涉多個代幣,包括 Amp、MyOneProtocol、DEXTools 和 Swell Network 等。MEV 機器人透過已授權的合約權限,快速觸發操作,成功將部分代幣轉移至外部地址,使得 CoinBase 賬戶資產被惡意挪用。這類 MEV 攻擊常見於以太坊(ETH)等區塊鏈上,特別是當智能合約存在交易排序優勢或邏輯疏漏時,更容易成為攻擊目標。

這已非 Swapper 合約首次釀成資金漏洞。Deebeez 補充,先前在 Base 區塊鏈處理 Zora 代幣領取(claim)流程時,也曾因類似機制誤用導致資產損失。

評論:專家普遍認為,這起事件反映出即便是如 CoinBase 般技術實力雄厚的機構,在智能合約互動過程中依然可能因操作或審核不周而導致安全事故。評論指出,將授權開放至具「可自主管理」特質的合約,若未配置存取控制,幾乎等同於主動移交資產給他人。

目前,業界呼籲交易平台與機構應針對資產授權與智能合約操作,建立更完善的檢查與驗證機制,以杜絕此類事故再次發生。這不僅關涉機構本身聲譽,也攸關區塊鏈生態的整體安全性。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