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國媒體報導,香港政府於 6 月正式發表《LEAP 數位資產政策 2.0》,這雖然表面上是一份針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但實則暗藏中國的長遠戰略:中國將利用香港合法的虛擬資產交易所,逐步釋放其已扣押的加密資產,在合法框架下對市場進行結構性影響。這不僅是監管部署,更有可能是中國主導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一步先手棋。
隨著 LEAP 政策的推出,香港已從「地區虛擬資產中心」進階為「中國加密資產的境外流動性核心」。表面看來,香港是透明且開放的金融科技樞紐,實則已逐步成為中國影響全球數位資產的控制塔。這樣的策略並非僅限於制度健全,而是藉由推動大規模流動性投入,來牽動整體市場走勢。
回顧香港的加密產業監管歷程,始於 2022 年修訂《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AMLO),將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納入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監管體系,並與國際反洗錢組織(FATF)標準接軌。之後,預計 2025 年 8 月實施的《穩定幣條例》將要求發行機構提供 1:1 的法幣儲備並建立強化的贖回機制,由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負責監督。
而本月公布的《LEAP 政策 2.0》不僅整合相關監管框架,還新增了對通證化資產的規範,並進一步促進產業合作與人才培育。政策目標清楚:不再只是達標 FATF 建議,而是將香港推向全球數位資產領導城市的新階段。
不過,監管只是基礎,真正主導市場的關鍵在於「流動性」。中國如今選擇透過香港釋放其所扣押的虛擬資產,對全球市場產生了實質性的流動性注入。評論:相對於單純的資產釋放,這實為一場經過布局的市場干預操作。當香港逐步釋出這些資產時,將可在特定時點調節市場的供需失衡,形成對價格的有力槓桿。
這一策略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美國雖然持有大量比特幣(BTC),但多數情況下僅作為儲存資產,缺乏有效調控機制。相對而言,中國透過香港啟動策略性的市場參與途徑,在不直接介入的情況下,對價格走勢產生影響。評論:這場以流動性為核心的競爭,正逐步重塑全球加密產業的話語權版圖。
因此,香港正在從傳統的金融中心,轉型為以「流動性主導」的數位資產前哨。其中的戰略邏輯不難理解,中國過去曾以控制稀土資源,掌握全球製造業談判籌碼,如今則以虛擬資產「清算與流通中心」作為新型經濟武器。
若中國成功借助香港作為其清算平台,將能吸納全球機構資金,並在市場深度與影響力方面取得絕對優勢。而美國則面臨抉擇:是繼續將虛擬資產配置於儲藏型部位,還是另起爐灶,對抗以香港為核心的「流動性攻勢」。
最終,這場博弈的核心不再是誰擁有更好的技術與代碼,而是誰能掌握流動性與資訊傳導鏈。《LEAP 政策 2.0》實際上標誌著香港加速境內虛擬資產全球化的重要節點,也使其成為比新加坡與杜拜更具市場影響力的數位金融城市。評論:面對這場全球範圍的加密資產權力重編,香港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小覷。
綜觀整體戰略,香港不只擁有完備且先進的監管架構,更可作為全球第二大加密資產擁有國——中國的直接釋放通道。這項結合為其帶來重大優勢:可實時調節價格、吸引強大機構資金並打造友善投資環境。結論是,流動性才是這場戰爭的終極槓桿,而現在,這個槓桿由香港牢牢掌握。若各國看不清這盤棋,很可能將在未來的加密市場中失去主導地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