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Network 的原生代幣「派幣(PI)」近期出現擺脫熊市的跡象,再次受到投資者關注。過去一個月,派幣下跌約 17%,目前在 0.43 美元附近震盪;自 6 月以來,其價格區間維持在 0.39 至 0.67 美元之間,尚未出現明確的轉折訊號。不過,有分析指出,儘管價格走勢低迷,Pi Network 項目的基本面仍相當「強勁」。
根據 InsightBlock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即便近期有 1,080 萬枚派幣進入流通市場,導致流通量顯著上升,「生態系統持續穩健成長」的趨勢並未改變。加密貨幣分析師 Kim Wong(音譯:金黃)表示:「我完全不同意 Pi Network 是失敗項目的說法。」他並指出了一系列具體成果:目前派幣用戶遍及超過 200 個國家,總數達 6,500 萬人,其中 1,800 萬人已通過 KYC 認證,有超過 1,300 萬名用戶成功將派幣轉入個人錢包。這些成就都是在派幣尚未於主流交易所上市的情況下達成的,顯示其基礎用戶活躍度相當「亮眼」。
在社群影響力方面,Pi Network 亦展現出「不容小覷」的規模。其官方 X(前 Twitter)帳號擁有 434 萬追蹤者,僅次於幣安(Binance,1,470 萬)與比特幣(BTC)(780 萬),名列全球區塊鏈項目的第 3 位,可見其在多語系市場的滲透力日益增強。
技術基礎方面,Pi Network 透過測試網 Testnet1、Testnet2 與主網同時運行,目前節點數量已達 40 萬個,顯示其採用非傳統 PoW 模式的分散式用戶基礎正在實際運作中。這成為支持網路健全性的另一項「重要指標」。
Pi Network 生態上的實際應用也逐漸落地。該平台近期宣布成立 1 億美元的「Pi Ventures 基金」,用以支持基於派幣所建構的新創團隊,並推出 AI 創新孵化資源「Pi App Studio」、社群驅動遊戲「FruityPi」、以及起步受到市場關注的 NFT 服務「Pi Domain」等多個工具與平台,進一步構築整體生態系。
在支付功能方面,派幣的「實體支付能力已取得實質進展」。目前在亞洲、非洲與中南美超過 27,000 家商戶接受 Pi 支付,意味其不再僅停留於概念驗證階段,而是真正朝向「實用性擴展」邁進。
此外,Pi Wallet 最近新增「購買 Pi(Buy Pi)」功能,允許使用者透過法幣購買派幣,為尚未上市前提供了更強的流動性與進場管道,也被視為增強採用率的「關鍵步驟」。
儘管短期內派幣價格仍呈現波動,目前尚未突破 0.5 美元大關,但市場普遍認為,其「強大的用戶基礎」、「多元的應用場景」、「穩定運行的技術架構」,讓 Pi Network 仍具備「長期生存與發展潛力」。未來若能順利推進治理結構與完成主流交易所上架,有望再次挑戰 1 美元關卡,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評論」:雖然 Pi Network 至今仍未登上主流交易所,但其在用戶動能與生態塑造上的表現,確實與許多短命的代幣項目拉出明顯差距。如能進一步解決監管與上架問題,投資人對其價格回升恐將重燃信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