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再度引發市場對反彈行情的高度期待。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對比特幣的掌控比重已逼近歷史新高,再加上越來越多企業將其作為現金等價資產的需求增加,使市場預測其價格可能再次挑戰15萬美元(約新台幣2,085萬元)關卡。
根據加密貨幣交易員 Credible Crypto(克雷迪布爾‧加密)近日透過社群媒體表示,目前市場上逾八成的比特幣並未存放於交易所,而是由「長期持有者」儲存於個人錢包中。他指出,過往類似的情況曾引發劇烈漲勢,因為「一旦供給鎖死,即使需求稍有上升,也可能觸發價格暴漲」。
他進一步舉出兩次具代表性的歷史案例:第一次是在比特幣價格約43,000美元(約新台幣598萬元)時,隨著長期持有者比例上升,價格一路衝高至73,000美元(約新台幣1,183萬元);第二次則發生於58,000美元(約新台幣806萬元)起的供需失衡,最終推升價格至105,000美元(約新台幣1,460萬元)以上。
近日類似的趨勢再次出現,其中一大關鍵是上市企業將比特幣作為企業資產的現象愈發普遍,進一步鎖住市場中可流通的幣量。
最具代表性的企業是策略公司(前身為微策略 MicroStrategy)。該公司目前持有高達59萬7,325顆比特幣,並仍積極透過發行可轉債等方式籌資,計畫進一步擴大持倉。此外,像是 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MetaPlanet、GameStop、Genius Group、Blockchain Group、Naqi SE 等多家公司,也陸續將比特幣納入其戰略資產配置中。
克雷迪布爾‧加密補充表示:「市場再次聚焦比特幣的有限供應屬性」,這讓短期內即使僅有小幅度的需求成長,也可能觸發高達5萬美元(約新台幣695萬元)的價格漲幅,甚至有望推升至15萬美元(約新台幣2,085萬元)高點。
根據 CoinDesk 於 8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比特幣當日報價約為108,312美元(約新台幣1,506萬元),日內雖略有下跌,但市場整體氛圍正愈加認同供給趨緊的格局。
評論:比特幣目前的結構性供需失衡,加上企業長期持有持續增加,確實為價格上行帶來有力支撐。然而,市場波動性依舊存在,投資者需謹慎留意宏觀經濟環境與監管政策的變化,才可因應潛在風險。
長期持有者與企業儲備持續上升,代表比特幣可流通供給正在收緊。若這一供需動能延續,比特幣再次突破歷史高點的可能性正逐步升高。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