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社群發起杯葛摩根大通,反對其抑制加密產業立場
比特幣(BTC)支持者正集結力量,發起對摩根大通(JPM)的「杯葛」行動,透過有組織地抵制以反對其被視為「阻撓加密產業發展」的作為。這項行動獲得全球最大比特幣持倉上市公司「策略公司(Strategy)」支持者的共同響應,在社群間掀起一波討論熱潮。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這波杯葛事件的起因在於全球指數供應商 MSCI 傳出計劃,自 2026 年 1 月起,將持有加密資產財報資訊的企業,從主力股票指數中剔除。此舉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有社群質疑摩根大通在背後推動相關舉措,試圖透過主流金融機構影響指數設計,以削弱加密產業的主流地位。
許多比特幣擁護者認為,摩根大通此舉是為了維護既有金融秩序,刻意打壓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發展。其中,策略公司本身持有大量比特幣,被視為有望推動比特幣納入傳統金融體系的重要企業。部分分析人士指出,這可能導致其與傳統大型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產生利益衝突。
除了社群抗議聲浪高漲外,知名房地產投資人兼比特幣倡議者格蘭特·卡多內(Grant Cardone)也公開發聲。他表示,已從摩根大通旗下大通銀行(Chase)提領 2,000 萬美元資金,並計畫對其展開信用卡相關訴訟。卡多內指出,「我已執行自己的杯葛行動」,進一步擴大反摩根大通情緒。
目前,這場摩根大通杯葛運動不僅是針對單一金融機構的不滿,更演變為對整體金融體系中結構性問題的抗議。比特幣社群主張,摩根大通等傳統金融巨頭正在透過制度性手段壓制新興加密經濟,未來將有可能升級對此類行為的回應行動。
評論:
這場杯葛行動不只是情緒性抵制,更揭露了金融機構與加密產業的潛在結構性「衝突」。若未來 MSCI 的政策更動確實排除具加密資產敞口的企業,不只會影響這些公司的估值與流動性,對整體市場信心也可能造成動搖。投資人在配置「比特幣」與相關概念股時,須審慎評估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本次事件再次點出「指數納入政策」、「加密產業與傳統金融的競合」與「策略公司(Strategy)」的重要性,為推動比特幣制度化之路添增變數與挑戰。如何在監管與創新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關鍵。
資料來源:韓國經濟日報,於 24 日(當地時間)報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