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TokenPost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勃特·清崎(Robert Kiyosaki)近期出人意表地出售部分比特幣(BTC) 持倉,引發市場關注。清崎一向以擁護「硬資產(hard asset)」著稱,偏好包括不動產、黃金與白銀等抗通膨資產,此番動作雖然意外,卻並未改變他對比特幣的長期看多立場。
報導指出,清崎透過個人社群帳號表示,他以每枚約 9 萬美元(約新台幣 1,200 萬元)的價格出售價值約 225 萬美元(約新台幣 3 億元)的比特幣。這批比特幣過去是以每枚約 6,000 美元購入,顯示他藉價格高檔順勢實現「差價獲利」。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數日前,他才宣稱不計劃出售比特幣,甚至考慮進一步加碼,此舉顯示其策略出現微妙轉變。
清崎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購買兩家手術中心以及投資戶外廣告牌業務。他指出,此類投資自明年 2 月起預估能產生每月約 27,500 美元的免稅現金流。本次投資決策正是根據他一貫提倡的財務理念,即「擁有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落實資產配置的現金流投資策略。
隨著比特幣近期自約 11 萬美元高點回落至約 8 萬美元出頭,市場紛紛揣測清崎此次獲利了結是否意味其加密資產佈局將進一步調整。部分觀察人士認為,這是他根據市場波動進行的「危機因應型資產重分配」,並不代表對比特幣的信心動搖。
清崎本人也強調,他對比特幣依然「非常樂觀」,將會利用此次資產所帶來的現金流,在未來重新加碼。他在後續貼文中也重申,仍持續支持以太幣(ETH)、黃金與白銀等資產,並指出白銀價格將可能自目前的 50 美元上漲至 70 美元,甚至於 2026 年上看 200 美元,顯示其對實體資產持續看好。
此外,他亦對全球金融市場釋出警訊,認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崩盤已然啟動,並非僅限美國,而是涵蓋歐洲與亞洲,使人更加關注實體資產在避險策略中的角色。
評論:清崎此次的比特幣出售雖屬短期獲利操作,卻貼合他所倡導的「現金流優先」金融哲學,或可為擁抱硬資產的長期投資者提供參考。未來他何時、如何重新進場加碼比特幣,仍是市場的重要觀察指標。
關鍵詞:比特幣(BTC)、羅勃特·清崎、硬資產、現金流、資產再配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