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做市商資產受創引發連鎖清算潮 加密貨幣下跌壓力升溫

做市商資產受創引發連鎖清算潮 加密貨幣下跌壓力升溫 / Tokenpost

近期加密貨幣市場的下跌趨勢,可能與市場做市商的「財務健康惡化」密切相關。根據 CNBC 於 11 日(當地時間)的專訪指出,10 月初發生的大規模清算事件對部分做市商造成重大衝擊,導致其流動性緊縮,接連減持資產,被視為壓抑市場走勢的主因之一。

數位資產託管公司 BitMine 的主席兼分析師湯姆·李(Tom Lee)指出,10 日發生的清算規模高達 2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430 億元),稱其為「史無前例的規模」,使多間做市商蒙受重大損失。他表示:「流動性在數日內急劇減弱,對整體市場產生連鎖效應。」

市場做市商負責在交易所與使用者之間提供買賣掛單,是確保市場流動性穩定的關鍵角色。當此類機構的資本出現短缺,他們往往會選擇減少交易活動並出售持倉,以快速緊縮資產負債表。針對此現象,李評論指出:「做市商的主要獲利來源來自交易,若其帳面資本減少,將可能對其生態系統造成深遠衝擊。」

李進一步說明,「當資產負債表出現缺口,必須籌措資金時,賣出資產與收縮交易規模幾乎無可避免。若此時資產價格下跌,將觸發更多清算及賣壓,形成惡性循環。」他認為目前市場的「持續走低但非劇烈崩跌」狀態,正反映做市商悄悄撤出市場、縮減部位的過程。

這一趨勢預示,資本流動性的壓力正從短線修正演變為可能的結構性風險。尤其在主力參與者資金流出時,容易打擊投資者信心,進一步影響整體市場穩定性。

根據 TokenPost 的分析,近期市場並非單純受到需求降溫或投資情緒轉弱影響,而是做市商「主動縮減資產負債表」所造成的結果。由於這些機構在加密生態中扮演核心角色,因此連動賣壓不僅限於比特幣(BTC),也逐步擴散至以太幣(ETH)、Solana(SOL) 等主要「加密貨幣」。

評論:在現階段,不應只關注短期價格反彈,更應觀察市場整體「流動性」走向。由於做市商的動向經常影響全場而非單一幣種,投資人應透過投組維度控管風險,並追蹤交易量、訂單簿深度等「非價格性指標」,以掌握市場真實狀態。

關鍵詞:做市商、資產負債表、清算壓力、流動性風險、加密貨幣下跌、比特幣(BTC)、以太幣(ETH)、Solana(SOL)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