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重新撰寫後的繁體中文新聞內文,依據加密貨幣專業新聞撰寫指引撰寫:
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 Kraken(克拉肯)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提交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文件,預計將在美國股市上市。同日,鑑於來自美國與英國的反對聲浪,「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BCBS)」表示將重新審視既有的銀行數位資產風險規範;另一方面,美國參議院也釋出加密貨幣市場結構法案的立法時程。
根據 Bloomberg 於 10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Kraken 表示已向 SEC 提交「S-1 表格」,為其普通股上市預作準備。本次申請屬於不公開形式,意味市場仍待 SEC 完成審查後,才能進一步確認上市細節。值得注意的是,此舉正值支援加密貨幣企業上市的趨勢逐漸擴大之際。此外,此次審查亦將受到結束不久、為期 43 日的美國政府關門影響。
Kraken 推動 IPO 的消息,早在過去數月就已在業界流傳。儘管該公司共同執行長 Arjun Shetty(阿爾俊·謝蒂)先前才表示並不急於推進上市,但此次行動距離 Kraken 完成新一輪 8 億美元(約新臺幣 259 億元)融資,並獲得 200 億美元(約新臺幣 6,500 億元)估值僅約一天,顯示其已明確走向資本市場。據了解,此輪融資由芝加哥大型量化金融商「Citadel Securities(城堡證券)」注資 2 億美元。
同時間,在全球監理層面,銀行對加密資產的資本要求也迎來轉圜空間。根據 Financial Times(金融時報)報導,BCBS 主席、瑞典中央銀行總裁 Erik Thedéen(埃里克·德丁)指出,現行針對高風險數位資產所設的 1,250% 風險權重可能過於嚴苛,未來將考慮採用「其他風險評估方式」。目前的制度要求銀行若持有比特幣(BTC)或以太幣(ETH)等資產,需有同等規模的資本作為風控對應。
該規定適用於任何發行於非許可型區塊鏈上的加密資產,涵蓋市占率極高的穩定幣如 Tether(USDT) 與 USDC。然而,德丁指出:「受到監管的穩定幣日益成長,成為市場結構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重新檢視其風險分類。」他強調,當市場角色與規模產生變化,監理政策也須作出對應調整。
政壇方面,根據 CoinDesk 於 10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 Tim Scott(提姆·史考特)表示,將於下月啟動《加密貨幣市場結構法案》的修訂程序,目標是在最早 2026 年初將最終版本送交川普總統簽署。他批評民主黨長期拖延立法進度,並指出:「我們要確保美國在這場技術競賽中居於領先地位,讓川普總統有機會簽署這項關鍵法案,推動美國成為全球加密金融的核心。」
評論:從 Kraken 的正式 IPO 啟動,到監管機構與政壇逐步轉趨開放,皆透露出加密產業正逐漸與傳統市場接軌的訊號。對投資人而言,美國政策與監理環境改善,可能進一步推動新一波資本與技術流入。未來幾個月的政策與市場走向,將成為影響整體產業重塑的重要觀察指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