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專家警告:加密貨幣陷短視惡性循環 缺乏耐性與基礎建設成主因

專家警告:加密貨幣陷短視惡性循環 缺乏耐性與基礎建設成主因 / Tokenpost

多數加密貨幣項目難以達成長期成果,專家指出核心在於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建設與執行耐性。過度追逐「熱門敘事」,只為短期吸引資金,正讓整體產業陷入惡性循環。

根據 Ten Protocol 的成長負責人羅西·薩爾格西安(Rosie Sargsian)於 25 日在 X(前稱 Twitter)上發表的評論,他指出目前許多加密貨幣創辦人面對挑戰時選擇頻繁轉向,嚴重影響了項目的穩定性與延續性。文章以「為何加密貨幣難以創造長期成果」為題,他直言:「只要遇到困難就立刻調整方向,像是第一次遇到問題就轉型(pivot)、用戶增長趨緩也轉型、融資困難就又轉型。」

他進一步指出,原本應提醒創業者「不要沉迷於沉沒成本」的商業準則,在加密貨幣產業中卻被曲解與濫用。他寫道:「加密貨幣圈反而放大沉沒成本的價值,傾向速成,不願意投入足夠時間建構底層環境,只想快速看到成果。」

薩爾格西安認為,這種短視近利的策略,加上產業變化迅速,反而降低了新創項目的生存率。不少項目未能在前期成果中取得突破,就迅速更換方向,導致基礎設施與社群根本無法建立,最終走向終結。

業界觀察人士也擔憂,若這套「轉換—中斷—重啟」的模式持續上演,加密貨幣產業將難以真正進入「Web3 生態系統」成熟階段。這種反覆更動與早期終止計畫的現象,也正是近年來導致投資者信心低落的重要原因。

評論:這番觀點凸顯加密貨幣圈在發展策略上的結構性問題。不僅缺少長期視野,更被資金壓力與市場情緒左右。若未能建立清晰且穩健的發展路線,加密產業將持續陷於表面創新的輪迴中,無法真正成長為全球性基礎設施。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