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Glass 的最新數據,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正式超越幣安(Binance)與Bybit,在比特幣(BTC)、以太幣(ETH)、Solana(SOL)、瑞波幣(XRP)等四大主流加密資產中,成為全球「期貨未平倉合約(Open Interest)」規模最大的交易平台。此轉變代表「未受監管衍生品市場時代的結束」正在悄然展開。
截至目前,CME 所管理的期貨未平倉合約總值達 283 億美元(約新台幣 9,336 億元),超越幣安的 230 億美元以及 Bybit 的 122 億美元。由於 CME 屬於受監管交易所,且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此番超車被視作一大轉捩點——意味一般投資人主導的非監管平台正逐步被機構資本取代。根據 CoinGlass 所公布的最新統計日期為 24 日(當地時間)。
這場結構改變的重要契機之一,是本週五爆發的市場劇烈下跌事件。在短時間內,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多種加密貨幣大幅回調,引發全市場共計高達 74 億美元(約新台幣 2,690 億元)的「槓桿合約清算」。儘管價格於數小時內迅速反彈並收復部分跌幅,市場的期貨未平倉規模已大幅收縮。
評論:這場槓桿洗牌有效加速了市場向「透明、合規」方向轉型,也與當前全球強化加密監管的大趨勢一致。
近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明顯加重對無牌交易所的監管力道,特別針對衍生品交易的合規性提出更多要求。專家預測,投資人才開始傾向選擇如 CME 這類穩定且受到監管的交易所,進一步提升市場信心。
不過在整體交易量方面,幣安等非監管交易所仍舊佔有優勢,特別是在「山寨幣」與「永續合約(Perpetual Futures)」領域中,仍是主要交易據點。目前 CME 的影響力仍受限,但其首度成為未平倉合約市佔率第一,顯示市場格局正在逐步調整。
評論:這可能只是開端,未來若投資者與更多機構進一步擁抱受監管環境,傳統交易平台的影響力將與日俱增。
此外,川普總統近日密集釋出利多言論,表態支持加密產業,亦被忽略不得。此舉在機構層面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投資者普遍認為若未來監管政策走向明確,將有利於盤面穩定,進一步推升 CME 等制度性交易所的主導力。
評論:若川普的政策方向更明確,加密市場可能迎來「監管紅利期」,進一步強化主流交易所的市場壟斷地位。
關鍵詞:CME、幣安、Bybit、期貨未平倉合約、比特幣、以太幣、加密貨幣槓桿清算、監管交易所、川普、加密監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