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倫敦證交所推區塊鏈平台DMI 挑戰傳統金融、泰國凍帳事件引發比特幣關注

倫敦證交所推區塊鏈平台DMI 挑戰傳統金融、泰國凍帳事件引發比特幣關注 / Tokenpost

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LSEG)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消息,該交易所成為全球首間推出專為「私募資產市場」打造的區塊鏈平台的主要交易所。這項創新平台名為「數位市場基礎建設(Digital Markets Infrastructure,簡稱 DMI)」,由微軟(MSFT)協助開發,並建構於 Microsoft Azure 雲端架構之上。DMI 平台支援私募資產從發行、代幣化到交易後結算的完整生命周期,標誌著區塊鏈技術正進一步整合進傳統金融基礎架構。

LSEG 表示,平台設計上特別考量了區塊鏈技術與傳統金融系統的互通性,目標是成為全球金融市場中首家能提供端到端資本募集流程的交易所集團。評論:這項佈局顯示傳統金融機構正積極擁抱加密科技,以深化其數位轉型策略。

DMI 平台首波應用將聚焦在私募資產上,未來也計畫延伸至公共資產以及其他投資產品類別。LSEG 表示,使用者將可透過其整合服務 Workspace 平台,查閱私募資產內容,並直接連結資產管理公司與專業投資人。

首宗官方交易由美國資產管理公司 MembersCap 與受倫敦金融監管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Archax 合作完成。本次交易中,Archax 作為由艾達幣(ADA)支持的開放鏈項目「卡爾達諾基金會(Cardano Foundation)」之代表進行資產處理。

另一方面,泰國近期爆發銀行大規模凍結帳戶事件,再次引發對區塊鏈應用的關注。根據當地媒體 24 日報導,為打擊不法詐騙行為,泰國多家銀行於上週末凍結超過 300 萬個涉嫌詐騙的帳戶,並對全體用戶實施每日轉帳上限。泰國中央銀行表示,未來將考慮擴大調查規模。

此舉雖屬官方對金融詐騙行動的強硬回應,但部分無辜用戶也遭波及,引來爭議。評論:事件反映出傳統金融系統集中性風險高,「凍結權力」可能成為金融控制工具,引發對去中心化金融體系的反思。

專注於比特幣(BTC)技術投資的達尼爾·巴頓(Daniel Batten)表示:「這是比特幣最佳的免費行銷案例」。泰國比特幣教育中心負責人吉米·柯斯特羅(Jimmy Kostro)則呼籲國際社會關注:「這是一項全球性問題,我真慶幸有比特幣存在。」

美國律師莎莎·霍德(Sasha Hodder)也指出:「泰國央行能在一夜間凍結 300 萬個帳戶,並將每日轉帳限額設為 1,300 至 5,500 美元不等,但比特幣是不可凍結的。」

評論:從倫敦證交所導入區塊鏈基礎建設,到泰國事件凸顯數位資產抗審查性,兩則新聞形成鮮明對比,也揭示目前中心化與去中心化金融體系之間的結構性落差。區塊鏈的潛在優勢與傳統系統的制度限制仍是未來發展的核心課題。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主打文章

eToro 財報亮眼!第三季淨利飆升 48%、加密資產管理規模年增 76%

Rumble 收購 AI 公司 Northern Data,攜手 Tether 擴張加密科技佈局

Rumble 與 Tether 聯手以 7.67 億美元收購 Northern Data,擴展 AI 與區塊鏈整合戰略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