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核心開發者批評 Taproot 升級失敗:引爆垃圾交易與社會攻擊風險

比特幣核心開發者批評 Taproot 升級失敗:引爆垃圾交易與社會攻擊風險 / Tokenpost

根據《CryptoSlate》於 24 日的報導,比特幣(BTC)核心開發者吉米·宋(Jimmy Song)近日批評,比特幣網路於 2021 年實施的「Taproot 升級」,未能充分考慮社會層面的風險,反而引發多項預期外的問題。他指出,這項原意為強化隱私與效率的技術改變,竟間接促成了 Ordinals 和 BRC-20 等非金融性交易氾濫,並使比特幣網路遭到「垃圾數據」充斥。

宋在他近日於 X(前 Twitter)上發布的影片中直言:「Taproot 是許多比特幣投資人寄予厚望的升級,但它卻有淪為『網路騷擾工具』的潛在風險。」他更批評主導方在推動升級時,完全忽視了來自社群層面的「社會攻擊面」擴張可能性,這是設計上的重大缺失。值得注意的是,他過去就曾將 Ordinals 稱為「法幣式騙局(fiat scam)」,立場一貫強硬。

Taproot 的構想最早由比特幣開發者格雷戈里·麥克斯維爾(Gregory Maxwell)於 2018 年提出,此後由約納斯·尼克(Jonas Nick)、提姆·拉芬(Tim Ruffing)、A.J. Towns 等人領銜推動開發,並於 2021 年 11 月正式實裝。該升級主要引入了「Schnorr 簽名」與「腳本路徑支付(Script Paths Spend)」兩大技術,原期望能為多重簽名(multisig)與私鑰備份提供更高效簡便的解決方案。

然而宋批評指出,該技術實際運作上反而更加複雜。他舉例說,即使採取「五人中三人同意可恢復私鑰」的設計,仍可能需要比傳統多重簽名更多輪的簽署程序。他認為這種設計大幅拉高使用門檻,「對新手來說太麻煩,便成為技術傳播最大的阻力」。他不諱言地將 Taproot 評價為「連起跑線都踏不上的技術失敗」。

此次批評除反映 Taproot 未能實現原本強化隱私與安全的承諾外,也吸引業界對比特幣底層設計哲學的反思。雖然該升級當初在技術層面上有諸多考量,但忽略其社會與文化層面風險的設計盲區,或許埋下了日後負面衝擊的種子。

評論:Taproot 當初被視為比特幣技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如今卻遭核心開發者猛烈抨擊,也突顯了區塊鏈技術在推進時不應過度聚焦技術本位——如何兼顧社群動態與濫用風險,將成為未來升級的關鍵考量。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