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ryptoQuant 於 9 月 5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鏈上數據顯示,過去從未出售過比特幣(BTC)的錢包地址數量已攀升至歷史新高,顯示出長期持有者的累積行為依然活躍。這類被稱為「累積式地址(accumulator address)」的錢包,正逐漸成為觀察市場長期投資趨勢的重要指標。
數據指出,目前未曾進行過任意出售,且曾多次接收比特幣的累積地址已累積高達 26.6 萬顆比特幣,依照目前每枚約 97,000 美元(約新台幣 1348 萬元)計算,總價值達 258,438 億韓元(約新台幣 3.57 兆)。這些錢包的定義條件相當簡單:曾接收過一定數量的比特幣至少兩次,且從未有過任何轉出記錄。
這一趨勢顯示越來越多投資人傾向將比特幣視為「價值儲存工具」而非短線交易商品,進一步強化其被稱為「數位黃金」的定位。隨著越來越多企業與機構將比特幣納入資產組合,這些累積型錢包的活動度,也可能成為市場信心的反映。評論:長期持有者的積極度上升,或為比特幣發展提供潛在支撐力。
不過,也有觀察指出市場並非一片樂觀。根據 Galaxy Digital 日前的報告指出,比特幣的「手續費市場」正在面臨結構性風險。自 2024 年區塊獎勵減半事件發生之後,先前帶動手續費收入的 NFT 專案,如 Ordinals 和 Runes 熱度顯著減退,近期甚至出現部分區塊幾乎無手續費交易的情況。該報告指出,目前約有 15% 的區塊產出是「零手續費」生成,導致礦工收入下降,進而可能削弱比特幣網路的長期安全性。
Galaxy Digital 並警告,隨著 ETF 與加密託管平台的使用日益普及,以及 Solana(SOL) 等高速度 Layer-1 區塊鏈競爭力上升,比特幣恐失去實質的交易結算功能,最終淪為僅具象徵意義的「結算層」。評論:礦工收益結構不穩或正威脅比特幣網路生存本質,未來共識與使用層面將是關鍵轉捩點。
另一方面,市場技術分析則提供另一種觀察角度。根據分析平台 Bitcoin Vector 指出,比特幣近期嘗試重新站上每枚 112,000 至 121,000 美元區間,若日線收盤價能穩定站上 112,000 美元區間,將可能是「多頭趨勢轉換」的重要信號。
其中,113,600 美元和 115,600 美元被視為主要阻力區,若比特幣價格能於該區域橫向整理,則可能開啟新一波上漲行情。總結來說,比特幣未來的走向,更可能由目前的整理態勢是否突破,決定其趨勢轉向的時機。評論:從長期觀察與短期技術面來看,當前盤整區間的突破力道將成為趨勢變化的核心。
留言 0